93年,31岁|伊利股份又在回报股东了,还买不买?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8喜欢:21

这是 上市公司价值分析的第279篇原创文章

前言:伊利股份2023年的年报亮点,分红的金额创新高,并且宣布10-20亿回购股份并且注销,回购并注销的公司在A股不多见,实际上,上市公司回购注销股份一样可以提高分红率,因为股本减少了,股息率=每股分红除以股价;分子变大,以目前伊利的股价,分红率在4%以上。大家对这样的分红和回购议案满意吗?

01valuefirm

伊利股份的分红情况

根据2023年的年报显示,2023年,伊利股份每10股分红12元,对应的股息率=每股分红除以每股股价=1.2/28.61=4.19%。

伊利的股息率能否维持?会不会像万科一样,看起来股息率很高,没想到2023年直接宣布不派息的情况,这样的不可持续的“高股息“坑死了多少投资人。

这里,我们就需要反面看,那些不能永久派发股息的情况有三种:

1:股息率要结合行业来看,如果处于高杠杆且产品非日常消耗品,那么股息率很难维持,比如万科,重资产高杠杆行业,产品也非日常消耗品,那么股息率就很难维持。

2:如果该行业处于竞争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不稳定,那么这样的股息率也不可维持。

3:该公司在后续经营中,需要大额资本开支,比如航空业,在运营一段时间后,需要一大笔资本开支购买飞机。

目前在我眼中,维持不住股息率的三点,在伊利股份这家公司我没有见到。

第一点:牛奶是最容易获取的蛋白质和钙的食品,需求是近乎永恒的。作为保质期短的快消品,消费频率高,很容易形成基业长青的公司。

第二点:双寡头垄断的市场,目前竞争格局稳定。

第三点,有人会担忧,毕竟这几年伊利股份的资本开支不少,不过根据年度财报显示,除 了个别年份,伊利收购子公司外,其他年份,公司的资本开支逐年在下降。

伊利作为中游企业,之所以收购牧场作为子公司,主要是牧场和奶牛是乳企生存的根基,原奶的供给决定了奶品的品质,牧场的规模与运营质量直接决定了原奶的供给、供应辐射半径以及乳制品企业的运营效率。

而奶牛、牧场投资又是重资本、高投入,光明乳业3.1万头奶牛和牧场的项目,投资额高达16亿元。认养一头牛B轮融资达到15.6亿元。

伊利在早期通过野蛮生长,快速发展占据了市场,在牧场、奶源、渠道方面形成了壁垒。

通过自建、持股国内龙头牧场,完成了奶源布局。伊利控股了全球最大的原料奶供应商优然牧业,此外还控股了中地乳业澳优乳业,在荷兰、澳大利亚等全球“黄金奶源带”的乳业资源和供应链布局。

收购上游稀缺的优质牧场,构成了伊利股份的护城河

02valuefirm

伊利股份2023年经营情况

第一:看基本数据,公司营业收入增加2.49%;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净利润增加16.78%;营业收入也达到历史新高1257亿;

通过以上简单概况:伊利2023年的情况是不增收但是增利;这种情况大多数是控制成本造成的,属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不增收是否代表公司的产品已经存在市场饱和?未来还有增长的空间吗?

03valuefirm

伊利股份的未来增长点

投资伊利股份,一直被投资人担忧的一点:公司的未来在哪里?

第一:我们去看管理层概述:

拥有2.5亿的城镇人口,已经成为新的消费市场增量的贡献者。这一块是增量,我相信中国14亿人口,未来的消费力还是不断升级,需要高营养,健康的食品。14亿的人口,诞生一家雀巢这样的一家公司理论是没问题。

第二: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公司液态常温奶,市场份额第一名,达到31%;奶粉业务婴幼儿第二名,成人奶粉第一名,奶酪和冷饮都是第一名。

详细产品情况如下:

冷饮业务目前营业收入100亿,占公司总营收1200亿,比例为8-9%;该业务处于2位数增长,其他业务均保持个位数增长。

存量时代的背景下,伊利没有第二增长曲线,很难给投资人带来高额的投资回报。

所以,我一直的观点:伊利是属于成熟企业,如果估值不高,股息率尚可的情况下,是可以积极布局的,目前股息率4-5%,我不会卖出,因为A股良心的企业并不多。

其实投资最后会发现,那些优秀的企业,总是能够给人惊喜,比如微软在没有跟上智能时代的情况下,眼看主营业务进入天花板,又能够搞出“云计算”等其他业务,市值接连攀升。

投资最后一定是投资“人”,好企业特别是是成熟企业,最后一定是投资到优秀的管理层。伊利抛出的回购计划和接连提高的分红金额是我支持它的底层逻辑。

没有这二项,我会选择放弃。

04valuefirm

未来操作

未来,我会继续持有伊利,当伊利涨到股息率只有3%时候,在有合适标的时候,我会选择卖出换入其他标的。

价值投资不是永久持有,而是像陈嘉禾老师说的一样“那个价值更低,去选择更加低估的也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不是永久持有,而是性价比比较高的时候去买入,在性价比不好的时候卖出也是价值投资。

希望有卖出的那一天,当然卖出那天我也会在文章中写出来。

2024-5-2

写于广州

作者介绍:

价值分析,主要做价值分析,对公司价值、实时解读重要的政策及新闻事件,并且热衷于分享投资机会,详细解释记录股票的买入和卖出操作的原因。

价值分析同时是雪球资深用户,雪球ID:上市公司价值分析$伊利股份(SH600887)$ $海天味业(SH603288)$ $双汇发展(SZ000895)$

全部讨论

05-02 18:14

好公司闭眼入,每年营收都很稳定,我的重仓位就在伊利白马股这里

05-02 22:59

价格不贵,有钱就买。

05-02 20:50

同93年,215手伊利,一季报出来准备每个月加1000股伊利,蒙牛2023年下滑,伊利还能够增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再加上伊利在回购,股价应该还会震荡,所以现在买没什么问题。基本每个月公司都做定投。

05-02 20:33

为什么不选格力

05-05 10:57

你31岁,而伊利连续31年增长,多有默契。

05-03 09:03

咱别讨论什么商业模式,什么竞争垄断,就冲人家伊利这份心,多少也应该配置一点,对不?

05-03 00:13

伊利2023年在液态奶的市场份额下降了近2个点,这是危险的信号!
国内经济发展,健康意识也提高,本地奶企all in鲜奶的路线,抢占更多的市场。
伊利在鲜奶领域是防守,推出的15天保质期的鲜奶,需要打折来卖,价格也比本地奶企高。

05-02 21:34

分红回购都是借的钱

05-04 12:19

目前情况下26左右分批买就是

05-03 08:58

我认为伊利是中国唯一可以成为类似可口可乐的企业,第一其实做乳企伊利的门槛很高,除了奶源以外,卫生标准和技术标准等等要达到还是很不容易。第二乳企品牌做大就有出海的潜力,而不像白酒,只有我们国内人买(甚至只是买来摆着并不喝,更像一个金融品),只要有持续扩张市场的能力,即使不用第二曲线,也能持续保持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