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为负,通缩之局如何破?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04喜欢:20

11月份中国的CPI 下降0.5%,我不知道这算不算通缩。但是这肯定不是好事情。下降的CPI 表明消费动力不足,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比CPI 下降更多的是PPI,同比下降了3%。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否有解决办法。二马尝试从自己非专业的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本文是对于自己认知的记录。希望不要被认为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乱出主意。包容、包容、包容、包容 --- 重要的话,我说了四遍。

首先CPI/PPI表现较弱的大背景是这样的。全球经济不够景气及国外一些逆全球化的行为,中国出口不振。按美元计价,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41万亿美元,下降5.6%。其中,出口3.08万亿美元,下降5.2%;进口2.33万亿美元,下降6%。自2021年开始,房地产行业陷入调整,要知道房地产是中国的第一支柱产业,影响了众多的行业。房地产作为地方财政的第一来源,房地产调整也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收入及投资。

出口和投资出现问题,消费自然就会受影响。CPI不振也就在预料之中。

对于PPI的下滑,我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受出口影响(及消费),这个因素不是特别可控,另一个则是因为过度的投资。在经济发展吃力时,扩大投资是拉动经济指标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却未必是真的好办法。

我们看一个例子。2020年河南永煤集团暴雷,这个事导致河南城投债发行受到冲击,直到2021年4月,城投债净融资才由负转正。永煤集团暴雷的原因很多,高杠杆、高利息、过度扩张,煤炭行业产能过剩。这里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产能过剩导致的低煤价。而河南的煤矿开采成本高,低煤价下盈利很脆弱。

挽救永煤的是行业供给侧改革及突如其来的EW冲突,煤价大涨,23年,永煤提前兑现了6只企业债券。

过度投资的结果就是卷,行业很难盈利,价格战,最终行业出清,之前的投资打水漂,人员失业,金融风险提升。除了消费者用上了白菜价的产品外,几乎没有受益者。而且消费者的另一个角色是行业的从业者,企业没有赚到钱,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又从何而来。另外是否有必要让消费者如此迅速地用上白菜价的产品。事情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

因此,在这个CPI和PPI下行的阶段。我个人看法是这样的。

首先要控制投资。特别是产能不紧张的行业(中国似乎大多数行业都产能过剩),不要再扩大生产,浪费钱财了。如何控制呢?可以通过行政准入,也可以通过定向加息,及能源价格的提升。方法很多,不同行业可以采用不同的办法,也可以打组合拳。

控制投资的好处是什么?有企业有盈利,企业员工收入有保证,金融安全得到巩固。另外,没有被投资浪费的资金可以发给老百姓。减轻居民杠杆,形成消费。

其次,提升公共服务价格。我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会不满意,因为触动他们的利益了。总体来说,我们的公共服务价格(除了高速路费用)是非常便宜的。电价几十年不动,公交车票费用涨幅远低于居民收入涨幅,市政轨道交通服务长期亏损。真的没有必要这么干。公共服务不能暴利,但是适度的利润还是要有的。

改变地方政府职能,大幅削减地方政府开支。中国基建到了这一步,差不多到头了。再继续基建就是浪费资金。政府搞投资的职能应该要压缩了。把投资的事交给企业,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非市场化的投资,资金效率不够,资源配置不优。政府职能转向民生。解决百姓的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问题。关于这一点,很难主动实施。但是可能在经济环境的逼迫下,不得不实施。但是其实越主动,越早干,效果会越好,阵痛也小。

加息(定向加息)。这个时候说加息是一个很难,很有争议的想法。地方政府、居民部门高杠杆、高债务,加息可能会把他们拖垮。但是低利率也是很危险的。不少企业在低利率环境下大幅举债,建设了大量的落后产能。而未来一旦转向加息周期,就是这些企业出现困境之时。

我鼓励对企业加息,协助企业控制杠杆。我并不鼓励企业在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投资。但是我们可以网开三面。

对于居民的房贷利率定向低息,其实居民的房贷利率过去太高了。房贷维持一个不高的利率,对银行来说,照样是优质资产。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我是总体鼓励加息的。低吸对于地方政府没实质性好处。低息是鼓励他们加杠杆。副作用比正面作用大。地方政府的债务需要中央政府协助化解,而不是通过降级利率来化解。

对于鼓励型行业,这个可以出特殊政策,例如中央政府出利率补贴。

鼓励破产,特别是非战略行业企业的破产。僵尸企业对于资源优化配置,金融安全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如果过去不救房地产企业,今天的地产危机就走不到这一步。

以上,我认为对于解决目前的困境是有帮助的。

@今日话题 $贵州茅台(SH600519)$ $招商银行(SH600036)$ $华润电力(00836)$

全部讨论

老师再来个4W亿就行了

二马兄居然还在进步佩服

2023-12-13 08:52

我觉得,二马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蛮好,但是解决问题阶段,解决的不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有待商榷。你要解决消费不振,出口不振问题,给个又加息,又提高公共服务产品价格,又提高能源价格的方案?逻辑不通。

2023-12-12 09:24

2023-12-12 22:32

先保证所有工作的人都有社保

2023-12-12 11:47

我有一计:精简机构!提高一线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