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市场下的配置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63喜欢:26

因为基金投资关注我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去年6月我拿600万做了一个组合配置,当时配了300万股票公募和300万私募(主观、量化、cta各100万),后面我陆续赎回了主观多头和cta,全部加仓到了公募基金里,当时的600万进取型配置慢慢调整为了激进型配置(500万主观公募+100万量化私募)。这个600万在去年11月左右时达到过市值巅峰,差不多最高到了65万左右的收益,目前收益早已经荡然无存,按今天净值大约浮亏了80万,按最高点来看回撤了21.8%,按去年6月建仓来看总计收益率为-13%。中间大部分的调仓我自己是认为没什么问题的,犯的最大的错误是在1月中旬卖出了cta加到公募里,后面因为俄乌的影响,卖出的cta继续上涨了接近20%,而新买入的公募下跌了20%,这一波操作带来了40万左右的负超额。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准备发起我今年甚至这两三年内600万组合最后一次进攻型的调仓,为什么要做进攻型的调仓呢?先回顾下今年的行情,2022年不算我回撤比例最大的一年,但绝对是我回撤金额最大的一年。今年的A股非常脆弱,从大面上来看,下跌原因对内主要是经济增长压力和疫情困扰,对外则是通胀压力下美联储超预期紧缩和美股回调风险。我主要关心的是经济增长乏力下的稳增长政策落地和疫情边际变化,如果在近期稳增长的政策逐步落地,疫情防控力度也随着疫情减弱逐步放松,那么A股在内生环境下有望迎来真正的市场底。外部环境方面由于美国加息周期叠加基本面的恶化,美股预计5,6月会继续有较大的调整风险。这两个月熬过去,相信A股就将迎来一个历史级的投资机遇(虽然后面2个月股票大概率依旧难熬,但个人乐观认为4月26号也可能已经是底)。既然内心如此笃定熊市已经马上到尾部,我就将着手进攻型的调仓。

公募的部分我将开始减仓配置偏价值的板块,继续加大成长板块的配置,但整体本身已经非常偏成长,所以可调整的空间并不大。这次主要调整的内容是将之前的QL(中证500指增)赎回,换到KT的1000指增,之前给大家科普过指数增强,详细情况可以参考之前的文章网页链接

赎回QL的原因其实主要还是对于它规模的担忧以及持续半年较弱的超额,另外就是上一个月在500指数低位时分红(超额一次性全提走)让我疑惑,目前浮亏7%,还被抽走了2、3万左右的业绩提成。

选择KT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目前约百亿规模,处于相对适中的规模让它能够依旧运行着中高频策略,年化换手率100倍以上;二是在严格选股范围和敞口的情况下有持续稳定的超额表现,从它过去的实盘业绩来看夏普比例很高,回撤较小,历史超额胜率在85%-90%之间;三是成熟管理人推新策略,之前KT只做500指数,前段时间将1000指数策略开发出来后超额很不错,2个多月跑出来5%的超额,成熟管理人的新策略值得期待。

为什么选择1000指增,主要原因也有三点:

1、相比沪深300中证500这两个主流指数,1000指数存在波动性高、容易出现更多错误定价的特点,从而更容易通过因子挖掘alpha。按整个行业的共识,300指数超额难度大于500指数,500指数大于1000指数,因此光从alpha的角度来说,我更偏向1000。

2、1000指数目前的估值水平极低、股债性价比极高(均接近了2018年底部水平)


按照韭圈的模拟历史回测,目前买入中证1000指数,持有3年的盈利概率已经达到100%,在绝对收益方面,光Beta收益已经高达48%,如果算上优秀量化管理人带来的年化25%的Alpha,最终的收益率将非常有吸引力

3、1000指数更偏中小市值,“专精特新”的含量相对较高,从beta的角度来说也是进攻性十足。

这一次的调仓操作预计会在接下来一个月内完成,虽然这一次下跌不少朋友喊出“哪有alpha,都是beta”的悲哀感叹,但是拉长公募对标的偏股混和优秀量化的长期业绩,alpha其实是多么的显而易见。如果真的感觉公募偏股或者私募量化没有alpha,建议更多考虑一下是否还是自身没有坚持住“高不买,低不卖”的原则,错将自己择时的负超额怪罪到管理人身上。

希望这一次的调仓会成为我两年后津津乐道的成功案例,不过有了年初被打肿脸的cta换股多的惨痛经历,我也会做好最坏的打算,毕竟心态管理是投资的入门课。也希望各位今年账户能够翻红,投资顺利~

风险提示:以上皆为本人的思考,不论是管理人还是1000指数,我都有判断错误的可能,韭圈的信息也只是历史回测数据不代表未来,所以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的具体投资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Z基金#   

全部讨论

2022-05-14 11:05

这帮人整天猜底,一看就是接受市场毒打还不够

大宗商品有中期走弱迹象,利空周期、消费板块,权重股可能会杀估值,拖累指数,目前应该重点配置绩优高端制造高成长股。仅供参考。

2022-05-14 11:52

认同目前是底的判断。但成长前2年走了一波牛市,即使4月见底了,这么快再起一波的概率不大,应该是反弹,然后磨底,磨底时间以年计算,其中的优秀者(个股或者行业)肯定能走出来,但那是结构性的。
夏天,唱主角的大概率是稳增长主题,新能源、新能源车、芯片等优秀行业再起一波

2022-05-17 07:18

可是在指增里面,500切换到1000意义不大,他们里面很多因子都是一样的,而且都是全市场选股,500和1000也有较多行业重叠。当然启林近半年是很弱,而且又有固定日计提就很恶心

2022-05-14 13:06

也可以参考头部私募仓位情况,分析当前市场,欢迎浏览本人最新文章📈

2022-05-11 06:34

kt没觉得多好吧 至少从500指增看下来也就那样 长期还是要cta的 全权益相关性太高了

2022-05-10 22:48

今年只亏不到15很好了呀

2022-05-24 10:17

其实一直在找寻新的可以建仓的指增,个人感觉中证1000可以配置,因为疫情叠加政策,中小盘股价更加敏感,并且波动中可以方便量化私募产生超额,$宽投恒星3号(P001080)$

2022-05-14 19:14

熊市没那么快结束,牛市估计从今往后也只会有局部的.

2022-05-14 12:18

配1000指增方向是对的,策略是错的,应该花两年时间逢跌分批买入公募1000指增,这样五年后才有一个更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