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期封闭产品的一点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4回复:15喜欢:5

随着今年市场的极度分化,最近在雪球里看到一些投资者对管理人产生了抱怨,抱怨来自多种因素,核心主要是业绩表现,其次还包括产品规模、锁定期、管理人个人行为等等;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长期封闭产品是对的选择吗?想想我自己,过去也买过一些封闭产品,有些业绩很好,但有些产品三年下来大幅跑输了市场。是否要配置长期封闭产品,我觉得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考虑投资者自己的投研能力和资金属性

如果投资者本身对市场理解相对较弱,判断不了市场估值高低,管不住自己的手,容易追涨杀跌,那么建议还是买封闭产品。但是如果自身有一定的市场研判能力,甚至在行业风格的判断上有一定的胜率,那么同样策略,同样费率的产品一个锁定三年,一个无封闭,那为何不选后者呢?

资金属性也是必须考虑的,大家都有说不准临时需要使用大资金的时候,如果大头资金都在封闭产品里,临时需要用到一笔大资金,那么自身的资金周转就会遇到困难,所以长封闭产品肯定是不适合全仓配置的,更多可能是作为一个底仓配置。

2、考虑封闭期给管理人在运作产品时是否带来了足够的便利,给投资人是否带来了较好的优惠

管理人发行封闭产品,说的一些原因主要包括,投资策略需要较长时间才有较高的胜率,短期收益不好的话投资者容易杀跌,收益好的话容易追涨;避免资金流入流出给产品运作带来困扰;会参与一些特殊策略(比如定增),这类策略需要较长的周期;

第一点我自己是保持中立的,因为大部分多头产品的各类策略都需要较长时间才有较大的胜率,如果这么说应该绝大部分基金都设定封闭期;第二点我是认可的,但是资金流入管理人可以自己严格控制,资金流出带来冲击的概率偏低,我印象中主要是集中在15年股灾和16年熔断期间;第三点,我觉得需要具体判断,曾经定增锁定较久,现在锁定六个月,除了股权类,二级市场里我实在是想不到哪些主要标的需要三年以上的周期。所以第三点,按目前的市场环境,我认可产品封闭一,两年,但是五年,八年的产品我自己是非常谨慎看待(说这个绝对不是针对睿远,光明总是我的偶像之一)。

关于投资人的优惠,产品有较长锁定期,那么管理人会不会给投资人做一些费率上的风险补偿呢?比如说原先20%的carry降低一些,或者收费基准从新高提升到年化5%以上的新高才抽取。这样的话,投资人从费率上得到了不错的优惠,本来就准备长期投资,自然会选择费率低的产品。

3、最关键的一点,管理人的能力是否值得我们锁定长时间;

转发一下我前辈(GZ号是投资备忘录)的三个观点,我觉得每个都值得深思:

 1、方法论是否足够“全天候”?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投资风格较为极致(单一)的基金经理并不太适合管理封闭式运作的产品,因为市场的风格演绎往往比我们想象得更加复杂曲折。譬如,过去3年多时间,低估值因子几乎持续失效;又比如,2016-2019年期间,成长因子在多数时间的表现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等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单一风格的基金经理,在一个固定的封闭期内表现不如人意。因此,假设我们都无法提前预判未来3年的市场表现以及风格演绎,当我们放弃3年的流动性去投资一只需要锁定3年的基金时,我们肯定希望基金经理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未来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并帮助我们获取较好的中长期回报。

那么,怎样的方法论可以使基金经理具备这种“全天候”的应对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种:

其一是均衡配置型。通过均衡配置不同资产、不同行业,让组合的收益来源多元化,以期在不同的市场风格环境下都可以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从而在两三年的时间维度内保持相对稳定的表现。体现在组合特点上,就是大中小盘均衡配置、高中低估值品种均有分布、各行业分散配置(尤其是几大主流行业)等。

其二是灵活配置(轮动)型。这种方法论需要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尤其考验基金经理在宏观、中观层面的功底,能够自上而下把握市场主要风格及行业机会,并根据市场变化对组合进行动态调整,从而达到“全天候”的应对能力。

 2、能力圈是否足够“广泛”? 很明显,方法论的“全天候”是建立在足够广泛的能力圈基础之上的,因此,个人认为,管理封闭式运作产品的基金经理,最好有比较广泛的能力圈。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基金经理自身的投研积累。通常来说,从业资历越深、经历了多轮牛熊周期以及不同市场风格考验的基金经理,能力更为多元。

第二,基金公司平台的研究资源,也就是说,基金经理所能获得的内外部团队的支持。在这方面,大公司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往往配备了更全面的高质量投研团队,有良好的机制来提升投研一体化的程度,从而促进研究资源更有效地转化成投资成果。 

3、心态是否足够“稳”? 作为持有期基金的管理人,基金经理的心态也很重要,这里的心态指的是“求稳”的心态——不会为了“博排名”而做出过于激进的操作。持有期产品的设计,本意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封闭运作,让基金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从而让基金经理更好地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力求在中长期实现良好的回报。但是,一旦一个基金经理过度在意中短期排名,那么基金经理就有可能采用集中持仓、赌赛道、博短线等行为,最终一旦看错,反而可能会导致封闭期内的运作结果不如人意。

综上,我觉得长封闭品种是否应该配置,可以从自身维度、产品维度、管理人维度三个层次综合考量。长期封闭产品下注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如果已经买了长封闭期产品,近期表现不如意,我建议那就不忘初心,相信管理人长期能力,把短期净值看淡吧。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文章所列具体标的均不作推荐,此文也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基金#  #星计划#   #基金大幅回撤怎么办#   

全部讨论

2021-08-22 21:03

如果买了三年期的投资人如何突破锁定呢

2021-08-22 17:03

感谢Z大周末还在勤奋输出优质内容,我有两个小小的观点:1.私募的申赎手续较为复杂,相比公募天然的不容易追涨杀跌,投资人除非投资体验特别不好或者急用钱,一般也不会随便赎回。2.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属于“全天候”的基金经理,那么他的私募应该拥有显著抗风险能力,投资人体验较好更不会随意赎回。    投资人一般赎回的是波动显著大于市场的基金,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波动较大,进攻性较强的私募设置封闭期更为妥当,这样投资人才不会在回撤显著大于市场时割肉离场,可以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

2021-08-27 15:19

我有个问题,头部超级大私募,他的方法论应该可以全天候,均衡配置,他的研究覆盖面肯定是最全覆盖,能力圈应该很宽很深,那为什么越大规模的私募收益率却越中庸呢?

2021-08-24 22:09

专业作家

2021-08-22 21:45

目前最长汉和6年,我个人3年之内的封闭期都能接受。

2021-08-22 17:11

五年的确是太长了。一般人都无法接受的

2021-08-22 16:42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