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南网储能(SH600995)$

$南网储能(SH600995)$ 南网储能可以向国家申请电力输港,电价可以双方协商。目前香港电价比深圳还高。又渴望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绿电,南网储能应积极考虑与香港供电机构协调对接。又能获得大客户,又能卖个高价。体现绿电价值。何乐而不为?

香港增加从大陆输入核电 时不我待

2023-06-13 07:44

促进大湾区电力合作

香港弹丸之地,环境限制太多,发展太阳能、风力发电的潜力有限,要达至碳中和,增加输入大陆核电等再生能源电力,乃是最现实可行选择。从实际操作层面而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电与南方电网长期合作,目前南方电网占青山发电厂三成股权,中电亦有投资大亚湾核电站,全港大约两成半电力是来自大陆。过去10多年,大陆可再生能源发展之快,超乎各方想像,时至今日,再生能源电力,已占全国发电量约三成,比重之高位居世界前列,由氢能到核聚变发电研究,都在全速推进。未来一段时间,再生能源在大陆势将更普及,相信有能力补香港之不足。

明报社评

全球暖化,各地都有责任尽力减排温室气体,香港当然也不例外。2020年,环境局辖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发表《长远减碳策略建议报告》(下称减碳报告),提到香港应在2050年或之前,逐步迈向净零碳排放,亦即实现“碳中和”。现在香港的碳排放中,两电发电厂排放占比重最大,达到60%,交通运输则占20%。虽然中电和港灯所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但燃煤发电仍占一定比例;就算两电全面改为燃气发电,但天然气始终属于化石燃料,不足以令香港实现碳中和。减碳报告指出,香港若要实现碳中和,必须解决发电厂碳排放问题,其中一个值得推进方向是“区域合作”,即香港从大陆输入更多核能及再生能源。

争取两地互利共赢

根据当局减排路线图,本地发电厂最迟须于2035年不再燃煤发电,以达到减碳一半中期目标。这意味,香港同时需要增加2至3倍零碳能源,以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环境局长谢展寰表示,当局策略是增加大陆零碳供电,包括来自大亚湾核电厂方面的电力,具体计划仍在与大陆商讨,当局计划于将军澳132区兴建接电站,就是为了从大陆接收零碳电力,供应两电。

香港政府计划增加从大陆输电,盼由目前占供电总量两成半,到2035年增至七成。大陆发电能力与供电稳定性,过去10多年持续提升,共建大湾区,务求互利互补,供电合作大有可为。论环保减排,政府以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增加向大陆购买零碳电力,有助碳中和;论电费,香港电价比深圳等周边城市高出一截,购买大陆零碳电力,需要先建接收电力系统,但长远有助稳定及平抑本地电价。当然,大湾区其他城市对电力需求同样殷切,特区政府须与大陆当局磋商,探讨各种可行供电合作方案,同时亦要维持本地发电占一定比重,确保电力供应多元。

来源: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