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7回复:122喜欢:69
昨天发了个帖子,说我们买股票就是买股票,不是买公司。有个朋友问我,段永平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究竟哪个是正确的?今天我写个帖子来解释这个问题。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不是段永平说的,是段永平从巴菲特那里学来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一直以来就是巴菲特老先生的准则,所以他特别强调公司的Roe,也特别强调公司的现金流。这一点对于巴菲特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因为他的资金体量太大了,他试图通过博弈来获取价差,是基本上无法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体量做他的对手盘。所以当它买入某个股票时,试图通过股票的波动而获取利润,就是难上加难。我们可以想象,以巴菲特的资金体量,它的买入就会造成股价的上涨,而他的卖出就会造成股价的下跌,所以他只能买入以后等待公司的成长,赚公司成长的钱,或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公司随着成长而导致股价发生巨大变化时再卖出,从而赚取差价。而当一个公司的股价一直低估时,他会干脆将公司买下来。为什么他要强调ROE和自由现金流,因为他买下整个公司时,只有现金对他才最有作用。所以,我们知道巴菲特并不是只买卖上市公司,他也收购了很多非上市公司,所以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对他来说是正确的。
但是,巴菲特所能做的事情,我们小散做不了。巴菲特所面临的困境,恰恰是我们小散的优势。我们小散完全可以利用股票市场的波动赚取差价,由于你的资金体量小,你的进出并不会对市场的价格水平造成影响,你本可以利用这种波动。有的时候,这种波动就是像巴菲特这种大投资人进出形成的,有的时候这种波动是由于情绪造成的,更多的时候这种波动甚至是随机的。但是,总的来说这种波动遵循一种概率,价格处于低位时向上波动的概率高,价格处于高位时向下波动的概率高,所以你要找到这样的股票。
2016年之后,由于外资和公募基金的抱团儿,导致以茅台为代表的消费白马股,形成一波长达5年的上涨,这也导致了很多小散,因为持有这些股票赚很多钱。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凡尔赛,另一方面也由于自媒体的推波助澜,曾经有一段时间,买入并持有已经成为散户投资者的行为准则,赚股票价格波动的钱已经成为一种耻辱。所以就形成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教条。
我以前经常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河马和蚂蚁在池塘中的行为准则是不一样的。一个蚂蚁在池塘表面的小波浪上玩冲浪,可以玩的很嗨。但是对于一个河马来说,他不仅不能玩冲浪,而且还要自己打窝子。这就是你和巴菲同的不同,并且有的时候蚂蚁玩儿的波浪,就是河马进出所形成的。
最后,我提醒那些想学习巴菲特的小散,请你们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买下整个公司,是否可以进入公司的董事会,是否有能力让你买入的公司加大分红。
就说这些吧。

精彩讨论

零下七度701-27 11:22

其实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并不是说自己买了股票就是董事长可以决定公司战略方向和分红方案。人家董事长也要开股东会才能决定这些呢,这句话实际上只是想表达股票不是筹码,而是背后公司的一部分权益。有些过度解读了。你就投股票在财务上也分为金融工具和长投,金融工具还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还分联营合营和控股呢,都是不同的计量方法。怎么可能买了股票就把自己想象成巴菲特可以收购决定公司经营战略和分红方案。他只是把股票从博弈的筹码重新定义为公司的权益。

增援未来01-27 10:55

自己不是巴菲特,非要强行学巴菲特,即没有天资也没有那么大体量,结果就是东施效颦。 学学施洛斯不好吗

球球1号在线打牌01-27 10:09

第一桶金从来不是价值投资得来的,靠的是博弈,其他的是运气

沃伦查理如是说01-27 12:31

沟通很难。巴和段也说了,就买股票就是买权益而言这个概念,有的人五分钟就接受了,有的人一辈子都接受不了

我的e01-27 11:30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以买股权的思维来投资股票,是一种底线思维——最差不过是没热钱没炒作,只能靠公司的分红和成长拿回本金。如果真抱着这种心态,这三年的熊市依然能收获不错,因为优质公司在真实地赚钱、发钱,你只要简单地拿住就行了,不用去关注价格波动。
你跟公司经营者不存在博弈,你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他做实业需要资金,你有资金需要投资品,通过二级市场约定一个回报率,你觉得能接受就投,不接受就找下一个,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即买它的长期回报率,这才是投资的本源。

全部讨论

其实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句话,并不是说自己买了股票就是董事长可以决定公司战略方向和分红方案。人家董事长也要开股东会才能决定这些呢,这句话实际上只是想表达股票不是筹码,而是背后公司的一部分权益。有些过度解读了。你就投股票在财务上也分为金融工具和长投,金融工具还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还分联营合营和控股呢,都是不同的计量方法。怎么可能买了股票就把自己想象成巴菲特可以收购决定公司经营战略和分红方案。他只是把股票从博弈的筹码重新定义为公司的权益。

价投是小散的死路。
买公司的难度远远超过买股票的难度。
确实很多人都想岔了,以为买公司要来得简单一些,其实买公司最难,难度最大。

价值投资我学到的最有用的做法是,不要所有的票都去玩。以A股为例,最好只投资沪深300里面的票。价值投资是划分个范围给你,有点像打德州扑克,紧的选手有个手牌范围,比如拿到A9以上的才入场玩。然后ROE,PE,PB,安全边际,能力圈什么都是这个意思,就是不要去玩烂票,烂票玩久了容易输钱,就好像德州扑克里玩松的时间长了都容易输钱,活下去的都是紧的选手。

01-27 10:55

自己不是巴菲特,非要强行学巴菲特,即没有天资也没有那么大体量,结果就是东施效颦。 学学施洛斯不好吗

不完全同意,赚波动的钱,其实就是从别人那里割韭菜,其隐含的大前提是:我比市场上大多数人聪明,能持续不断地割他们韭菜。
这是两个高难度的假设,1.我比市场大多数人高明。2.市场上有源源不断的韭菜。
第一点对普通股民来说,就是用业余爱好挑战别人吃饭的本领,有几个能做到?第二点就是现在的情况,韭菜被割怕了,没有新的增量资金进场,存量资金都是老手老油条,谁割谁还不一定呢,散户有专业机构资金量大、工具多、消息灵吗?更别说你的底牌券商看得一清二楚,不割你只是你还是只小虾米不值得张口,要是你长大成鲸鱼,会有无数猎手盯着你的仓位制定多种策略收割你,你觉得自己有多少胜算反割他们?

01-27 10:19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指的是一种投资思维方式,即假如我们买入一只股票永远不能卖出你会怎么选,但并不是让你买了永远不卖出。赚公司成长的钱还是赚市场波动带来的差价并不矛盾,只是后者更难。

第一桶金从来不是价值投资得来的,靠的是博弈,其他的是运气

01-27 11:49

巴菲特只看了财报就买了中石油,听了芒格推荐买了比亚迪,还想买10%的茅台,只是大股东不卖,他在二级市场买不到那么大的量才放弃。这三个公司他都没话语权影响不了公司经营管理,但这影响他投资这三个公司赚钱吗?
他全资买了家鞋厂,买了家纺织厂(伯克希尔),最后都以清盘告终,看错企业未来,神仙也救不活,并不是买下一家公司自己掌权就能保证赚钱,世上倒闭的公司比成功的公司多得多,没有谁敢保证自己能比大多数公司老板做得更好。

01-27 10:59

好象你能掌握波动一样,可笑

01-27 10:42

各有道理,关注筹码交换,那么买股票就是买筹码,这适合大A 99%的公司,也就是没有长期投资价值。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仅仅适合那1%的公司,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这大概也是大道仅买茅台的原因,也是大道真正厉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