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12喜欢:13

$巨化股份(SH600160)$ $三美股份(SH603379)$

看了很多大V(比如行衍、Can、八万顷等)的逻辑,也持有了大半年,仓位很重,做个总结也让自己更坚定的持有。

1、供需导致的缺口

Can总的缺口论就不复述了,想简单点,其实就是个数学问题,首先根据一些行业报告和研报,三代制冷剂的三年需求是稳步小幅增长的,假定复合增速10%(只是为方便说明问题,具体是不是不用太在意),那设2020年销量为1,2021年则为1.1,2022年为1.21,三年平均为(1+1.1+1.21)/3=1.103,则平均供给配额已经明显小于第三年的销量1.21,只要2023年及其之后每年需求量仍可维持小幅度增长,则必定会出现供需缺口,这是个简单的数学命题。同时,再考虑到二代制冷剂在24年后逐年削减,这部分减少的需求会转移到三代制冷剂身上,因此出现供需缺口是很有可能的。

2、垄断导致的商业模式的改变

三代制冷剂主流品种中,头三位加起来配额占比均已超过50%这条关键线,甚至到了70%,那么即使在供需量上不能直接看出供需缺口,厂商也会主动通过控价保量制造缺口。垄断体现的商业模式的改变让巨化和三美两大龙头从周期股变成了成长股。

3、从需求政策轮回上

制冷剂的下游需求来自空调和汽车,其中空调需求占了大多数,根据产业在线,2023年空调产量16,869万台,同比+11.11%,销量17,044 万台,同比+11.19%,其中内销9,960万台,同比+13.77%,出口7,084 万台,同比+7.75%,期末库存1,710万台,同比-9.28%,总体来说,2023年空调产销呈现相对高增态势;2024年1-2月家用空调产量2,915万台,同比+16.92%,销量2,864万台,同比+17.68%,其中内销1,339 万台,同比+16.31%,出口1,524万台,同比+18.91%,期末库存1,762万台,同比-9.42%,2024年3/4/5月家用空调内销排产量仍同比增加17%/21%/16%(vs23年19%/30%/29%)。此外,家用空调的出口排产量同比上一年也分别+24%/+19%/+6%,3-5月出口排产同比+17%。

而今年需求侧还有一个变量,也就是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上一轮制冷剂价格和股票价格共振的大周期是在2009-2010年,那时候供给端还并未实行配额制,但就是光靠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助推,家电市场销量在上半年高增的基础上,下半年开启狂飙模式,带动了制冷剂价格的持续上涨,也造就了巨化股份在2009年-2010年的十倍涨幅。

对照以往,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VS金融危机后提振经济,2009-2010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VS2024年-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从需求端上看,很有可能轮回重演上一轮制冷剂涨价大周期,待5月份左右各个地方政府以旧换新的实施细则、补贴标准出台,可以预估空调、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会得到进一步提振,加剧制冷剂涨价行情。

全部讨论

03-25 20:29

抄的要注明出处

总结的好,今年看最确实的机会了。唯一不好就是预期太一致了。

03-25 20:13

总结得不错!

03-25 21:44

而今年需求侧还有一个变量,也就是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上一轮制冷剂价格和股票价格共振的大周期是在2009-2010年,那时候供给端还并未实行配额制,但就是光靠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以及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助推,家电市场销量在上半年高增的基础上,下半年开启狂飙模式,带动了制冷剂价格的持续上涨,也造就了巨化股份在2009年-2010年的十倍涨幅。
对照以往,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VS金融危机后提振经济,2009-2010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VS2024年-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从需求端上看,很有可能轮回重演上一轮制冷剂涨价大周期,待5月份左右各个地方政府以旧换新的实施细则、补贴标准出台,可以预估空调、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会得到进一步提振,加剧制冷剂涨价行情。

03-26 08:39

👍👍👍👍

03-26 06:59

20-22年受疫情影响,总体用量应该是偏小的,则基数相应偏小。

瞎bb

03-25 21:44

待5月份左右各个地方政府以旧换新的实施细则、补贴标准出台,可以预估空调、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会得到进一步提振,加剧制冷剂涨价行情。?

03-25 21:15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