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糖贸易政策与关税变革和中粮糖业的5年发展(之一:商务部23号文)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0喜欢:14

        今年6月底,国家商务部发布23号文,其中第一条内容:“将关税配额外食糖纳入《目录》,自2020年7月1日起实行进行报告管理。进口上述商品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应按照《办法》履行有关进口信息报告义务”;第四条内容“进口上述商品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原糖加工生产型企业应向中国糖业协会备案,食糖进口国营贸易企业和其他企业应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备案”。

我国政策文件一向遵循一个原则:字越少,事越大。

商务部23号文隐含2个中国食糖贸易政策与关税重大变革:

1. 根据 2017 年商务部发布的《 贸易保障措施政策法规》, 自 2017 年 5 月 22 日起,对进口食糖产品(含白糖)实施保障措施, 采取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的方式,实施期限为 3 年,自 2017年 5 月 22 日至 2020 年 5 月 21 日,实施期间措施逐步放宽,保障措施关税税率逐年为 45%、 40%、 35%。由此在配额外关税税率 50%的基础上,合计进口关税为 95%、 90%、85%。 虽然市场预期由于食糖贸易保障措施于 2020 年 5 月到期,配额外食糖进口合计关税由 85%降为 50%;但是商务部23号文正式出台后,才从政策上根本明确我国食糖贸易保障措施到期,配额外原糖进口关税由 85%降至 50%。

2. 过去由中国糖协主导的配额外自动进口许可利益分配机制,变革为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主导的备案制,并且根据实际炼糖加工能力(以发改委项目立项核准加工能力为准)备案核准食糖进口许可(不是进口配额)。

       熟悉我国食糖贸易和关税政策和中粮糖业的产业布局的人都会意识到,此次改革,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中粮糖业,其次是国内有炼糖加工能力的企业(以发改委项目立项核准加工能力为准,很多有实际产能的炼糖厂缺乏发改委项目立项文件)。

        中粮糖业在国内拥有 13 家制糖企业,在甘蔗制糖领域有 6 家制糖企业,甜菜制糖领域有 8 家制糖企业。处理进口食糖方面,公司在唐山曹妃甸及营口鲅鱼圈紧临码头区,设立了 2 家精炼糖企业,分别为唐山糖业和辽宁糖业,分别有炼糖加工产能 50 万吨和 100 万吨。

        在海外,中粮糖业与兄弟公司中粮国际在国际主产区形成协同优势,相关产能合计 180 万吨。公司拥有澳洲 Tully 制糖企业 30 吨产能,与中粮国际在巴西 4 家制糖企业的 150 万吨产能可在海外为国内食糖进口打下保障基础。


      除此之外,我们不要忘了中粮糖业是我国食糖进口配额(适用15%关税税率)的最大拥有者,尤其是经国务院 2014 年 11 月批准,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简称“ 华孚集团”)整体并入中粮糖业的母公司中粮集团后,将华孚集团下属的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简称“中糖集团”)的除所有权、国有资产处置权和利润分配之外的出资人权利及从属权利/利益全部委托给中粮糖业管理。虽然中粮糖业收取的托管报酬仅为托管范围内企业在托管期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1%,但原有中糖集团的配额进口业务和分布在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和主要食糖消费市场的 22 个食糖仓储库 仓储能力逾 220 万吨的食糖流通业务主导权和管理权转到中粮糖业手里。

      通过分析近年来中粮糖业的利润构成,不难发现商品流通+加工炼糖(中粮糖业辽宁公司)是中粮糖业的最主要、最稳定的利润构成,贸易+加工的利润不取决于国内糖价的高低,而取决于进口配额/许可的多寡,以及国际原糖价格和国内白糖之间的价差。这一点,是中粮糖业和南宁糖业商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区别,后者的利润主要取决于国内糖价的高低。所以很多投资者会看到,一旦国内食糖价格进入上涨周期,南宁糖业的业绩和股价就进入炒作区,而中粮糖业的股价却往往无动于衷。反之,如果糖价下跌,则南宁糖业的利润就会跌成屎,甚至成为ST股。

2017 参股控股企业利润分析:

2018 参股控股企业利润分析

2019参股控股企业利润分析


      通过中粮糖业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和半年报告可以发现,上半年的利润大幅提升和白糖期货套保利润和番茄酱价格高企有关;基于对中粮糖业业务结构的了解,可以判断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与商务部23号文可以说是直接正相关。考虑到商务部23号文的发布时间和中国糖协/食土进出口商会备案时间,以及各省商务厅上报时间的影响,商务部23号文对中粮糖业的业绩影响的真正效果将会在2021年才能体现出来,将来有机会再慢慢展开来讲。

       如果我们看中国未来5年至10年的食糖市场结构,我们非常容易做出判断:中国耕地白糖的产量将会长期维持在1000万吨以下,而我国目前食糖的消费量为1600万以上,并且逐年增加。消费的缺口必然由进口原糖加工来补足。可以说,所有食糖市场的参与者都知道,国内外价差巨大,谁能有办法将国外的糖搞进来国内,谁就能够获得超额利润。这部分超额利润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进口配额(适用15%关税税率)和配额外进口许可(适用50%关税税率)绝对数量;

        二、港口炼糖加工能力。

哪家公司同时具备上述两个要素,而且是数量/产能最大?毫无疑问是中粮糖业



$中粮糖业(SH600737)$ 

$南宁糖业(SZ0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