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66回复:106喜欢:63
$特斯拉电动车(TSLA)$
Tesla芳草地店看车记—2013.9.7

第一篇雪球长文献给TSLA。感谢雪球这个平台,也感谢几个月以来@国老 、捡漏工作室等众多朋友的帮助。使我这个美股投资新手,感受到投资的乐趣和朋友的力量。有你们同行,我荣幸之至!

通过@Teslafans@狼狼枪枪 的介绍和深研了解了Tesla,但是一直仅限于纸上谈兵。近期拜@国老 所赐,在@许志宏@草禾言@fastisslow 等一干球友的撮合下,今天有幸进入Tesla位于北京侨福芳草地的Store现场体验。

接待我们的Tesla方人员的Title是Assistant Store Manage,刚刚从Apple转投Tesla,因此从店面、人员、车辆静态体验,从一个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角度有一个全方位的体验。

先说店面:

侨福芳草地是位于北京东三环内的一处新式购物广场,定位文化创意+时尚购物,有品位、有文化。从位置、装修、设计风格、便利设施,在北京都属于一流水平。我个人感觉,定位一处商业展示店,最关键的体验体现在细节,首先不是店面,而是停车场设施。从这点来讲,Tesla选择芳草地很明智,他们的细节从停车场、电梯到洗手间,都能够做到人性化、舒服高端。尤其,Tesla在芳草地地下停车场装有7个充电桩,可为Tesla车主免费充电。这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据我了解,朋友中就有因为这个理由而下订单的。

Tesla的店面和BBA的传统4S店相比,规模小很多。首先是门脸不大,和一般ShoppingMall的大牌店门脸差不多,因不是4S店性质,因此与BBA无可比性。但正是这一特点,使人感觉模式很轻,有时尚特点。如果把Tesla售后保养简便的特点发挥出来,将4S转变为实体+线上(将Service、Survey的重心放在线上),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买一辆车,也许就像买个包包那么简单,这对于销售是加分项。

Tesla店面基本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展示区,目前有3辆车,颜色为黑、白、红色,可以入车体验。第二部分为洽谈区,没有完全装修好,是空地,因此没有进去。第三部分为VIP区域。从装修布置来看,确实未达营业状态,一些布置和点缀都是空的,只有三辆车,别无他物。但如果审批手续OK的话,这点工作也快,估计1-2周即可达到营业状态。

二说人员:

Sales是Tesla面对客户的界面,尤其作为一个新兴事物,Sales负担着大量对客户普及、培训和解惑的作用,并且,是品牌的直接接口。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天的AssistantStore Manager,在基本素质方面,可以给到85-90分,但从系统化、ShiningPoint的突出,以及答疑解惑方面,仅仅能得到60-70分。也许是我的标准会略高一些,但是明显感觉欠缺销售体系的培训和深研。这点希望Tesla的中国团队逐步建立起来后,能够形成体系。

Tesla的人员基本素质不错,沟通界面到位,衣着话语得体,显然是经过良好的职业训练。从这个角度讲,我对他未来的潜力有信心。但是今天有一些基本问题,因整体的政策不明,得不到明确答复,且回答得也不够诚恳和专业,包括:中国区售价、店面何时可以开业、现在订车可以何时提车?中国公司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如何,有何计划?

另外,在全车讲解时,感觉未能切中中国客户的特点。1、中国人不注重环保,一般人买车,没人把环保放第一位,因此强调环保无效。2、默认来看车的人对Tesla已经很了解,虽然大部分是股东,但并不意味着对车辆本身性能了解,介绍不足。3、一些亮点特性未能突出展示,如:能耗和汽油车的对比、加速性能(前段、中段、响应等)、安全性和稳定性、前背箱和车内空间等。可中国人买车,不就是关注这几点吗?另外就是,买这个车,是不是能更有面子?

以上问题,算是给中国区公司提出的建议。

三说车的体验,这部分是最重要的:(因我目前的两辆车是BMW的325和5GT,因此做些直观对比)

1、车的外型讨巧。摒弃了美式车的粗犷,掀背车的流线造型,除了降低风阻之外,也显得车身很紧凑,配合白光的日行灯辨识度较高,会比较拉风。而且白色车采用熏黑轮毂,19寸的大脚,给人很能跑的感觉。外型这里基本不失分。如果挑毛病,就是稍稍欠缺家族标识,比如宝马的双肾、奔驰的前脸、奥迪的V型嘴。不过,Tesla是新面孔,未来相信会有更加明显的辨识度的。这点算是鸡蛋挑骨头。以5米的车长(和GT车不多),从侧面来看却觉得挺小巧。可能得益于重心低,各个角度看很匀称。

2、一些细节让人回味。最重要的,就是门把手灯和内缩功能。别小看这种看似鸡肋的环节,国内车友会有人愿意为了这个花钱的。另外观察了后视镜和车身的连接,采用低风阻设计,有点点类似M3,这点也不错。腰线棱角分明,显得比较硬朗。设计层面,唯一和个人喜好不太match的是前机盖类似奥迪过于圆润,缺乏宝马的棱角。不过这仅是个人好恶,不具参考性。感觉,虽然欠缺类似电吸门这种国内中高端车型的配置,但是已有的亮点也还算够用。

3、后备箱足够大,前备箱也不小。后备箱目测容积超过700l,比GT的后备箱要大,放两个儿童安全座椅绰绰有余,但据介绍,国内将不会有此项功能的选配,可能是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还未搞定。前备箱是最大特点,几乎所有球友都对此产生兴趣,目测容量差不多是后备箱容积的1/2,形状基本为正方形,可以放置两套19寸轮胎的空间。

4、整体外观做工的直观感觉是,基本达到要求,但是并不出众。特意细看了前后备箱液压杆、各部件接缝等细节。液压杆不算粗壮,但是该配的都有了。接缝基本能够做到均匀,但是也有缝隙过大的问题。感觉和德国原装的BMW有一定差距,但并不大。整体外观可以打到85分以上的水平。

5、内饰是体验重点,因为作为一款静态体验的电动车,内饰的差异化算是最大的了。先说不好的。A、第一眼的体验,座椅、细节未能打动人心,可能是因为电子化的原因,因此车内显得有些空空荡荡,对于看惯了车内复杂装备的国内车友,可能会有第一眼简陋的感觉。而且,座椅采用轻薄设计,缺少了点百万级车的内装奢华的感觉。车内皮质、座椅的厚度,都赶不及同价位车型。座椅舒适度有差距。B、空间没有想象的大。和同为5米的GT比起来,一是后座车顶空间因掀背式设计显得局促,二是后座腿部空间只能算合格,称不上巨大。空间不算太理想,但是够用。C、关门声音比宝马、奔驰有差距。D、储物空间少,后门上干脆没有储物格。E、换挡设计为奔驰传统的手挡设计,估计国内大部分车友会不大适应,缺少一些动感。F、一些细节设计和用料有差距,比如门把手不是金属而是塑料件,开关和门把手设计趋同有混淆感之类的。

6、继续5的话题,说好的。A、方向盘手感出人意料的好,粗壮有力,皮质细腻,有跑车范儿。B、所有的电子化设施,均为亮点。这里其他行家的详述已经非常多了,我就不再赘述。主仪表板和右侧的大号操作台,足以秒杀其他任何车型。尝试体验操作响应度绝无问题。C、仪表台、车门车顶内饰采用翻毛皮质,都能凸显这辆车的档次。

以上是所有的车辆体验,未能启动和试驾,实在遗憾。估计试驾之后,会有更全面和详实的感受。这些就请参考之前各位大牛的文章了。

最后的总结和一些其他信息:

1、先说总结,对这款车其实已经里里外外了解很多了,但是今天是第一次见到实物。见后的感觉,虽无一见钟情的魂牵梦绕,但是售价合适便值得拥有。拥有他的的理由:独一无二的品牌和彰显出的生活态度、跑车的加速和中型车的实用、全车电子化的好玩、省钱省力的能耗和保养、酷炫的外观。这几个理由,如果在中国市场策略运用得当,且售价合理,将会是BBA同级车的有力对手。如果拿他来替换我目前的GT,在未试驾的情况下,我会有些犹豫。因为Tesla的静态亮点还不够突出,但是我相信,在试驾之后,会让我坚定替换的决心。因此,Tesla,应该就是我下一个目标车型。具体何时出手,还要看售价情况。

2、再说售价,个人感觉,100万或以下,将会具有强有力的挑战实力。150万,将会大打折扣。希望在税收、补贴等方面,Tesla在中国能够交到好运。

3、附加信息,今天看车过程大概1小时,期间有3拨其他的看车者。感觉不订车不看车的规则,说明中国区的订单开始增加了。据其他渠道消息,目前中国区订单已过百。我个人觉得,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如果Tesla的中国策略运用得当,且运气较好,会使预期大幅度提升。

4、最后,女人和男人对车的感觉就不一样。今天LP也看了车,负面就大过正面。分析其原因,首先品牌大过一切,要打动不懂车的普通用户,那么就一定得找到车以外的东西。这就是后话了。

总之,看好Tesla,看好TSLA,长期持有,共同成长。希望Tesla能让我们见证汽车行业的颠覆,让我们能够体验并拥有这一款伟大的产品。

最后感谢雪球和球友们。

全部讨论

2013-09-13 23:35

赞一个!这是对Modol S在中国店的休验写得较全面的一篇! 但我有分歧的是中国人对环保的注重也日益明显了,如果价位合适和充电设施能跟进,我会因环保而选择Tesla。

2013-09-11 10:58

说句扫兴的题外话,中国现在土豪这么多,只要品牌上能让他们觉得有面子,订车后不需要等太久,我相信他们会很踊跃买。至于细节、性价比,倒是其次了。

2013-09-09 21:58

芳草地开啦?!

2013-09-09 15:34

Logo亮!中国ZF这次能给力一些吗???

2013-09-09 15:33

Logo亮!中国ZF这次能给力一些吗???

2013-09-09 14:29

这几天tsla有点没人气了,这个帖子来的及时

2013-09-09 12:22

如果Tesla只做豪车,现在的水平已经可以占据一席之地。如果tesla想做大众品牌,成本必须立马降下来,否则没戏。成本主要在电池上,我看非常难。

2013-09-09 08:52

150w!可以买20辆比亚迪“秦”了吧。

2013-09-09 08:45

却不从信价比的角度,但从价值感受的角度,150实在有点过高了

2013-09-09 08:32

颠覆性的科技开端都充满了质疑挑剔和不确定,但可以想见的是,新能源动力将是下一代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经过短期的试探适应和不断的改良,会有新的技术和企业不断涌现出来将新能源汽车推向主流,中长期看好新能源动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