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6关注就业,还有通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基金组合3.0%

000895双汇发展14.4%

300676华大基因5.4%

601318中国平安12.5%
601985中国核电1.0%

H00941中国移动4.3%

H00700腾讯控股59.4%

本周抛了投机的地产债券$G17龙湖3(SH127470)$ ,加仓中国移动腾讯控股$腾讯控股(00700)$ $中国移动(00941)$ 

当下是搜集优秀企业的筹码的好时机。

11月地产的政策,依然是倾斜给相对安全的国企央企和相对优质的民营房企。

后续实际落地额度和落地的业务形式,主要取决于各家银行的风控指标。

央行官网正式公布了上周到处流传的16条。

相比供给端的放松,最终,还是看需求端的回暖。

这周各地在需求端做了很多政策铺垫。

而这个则取决于修复收入,也就是就业。这又取决于YQ,也是这一周资本市场很纠结的地方。

周末可能会降准。

2022年11月23日,国常会提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降准外,国常会重点在于冲刺四季度,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督导工作组将赴有关地方进行督导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地。

11月居家要占2/3,期望重症低的话头能够让放开变成常态。

否则,再多的政策,也没法落地。

毕竟,还有两个月就过年了。

11月债券下跌较多,是近期防控和地产两个大政策让市场风险偏好上升资金转向了,而且去年也是债市牛。 

至于理财产品,是2022年1月开始了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之前银行理财采用摊余成本法,会平滑底层资产的波动。

以后理财出现负数是常见的,主要是实时了。

防控使中国避免了全球高通胀的冲击,放开时,意味着过去一段时期通胀水平处于洼地的中国需要与全球相通。

这么看,接下来的债市不太乐观。

而预期调整太快引起的债市调整过快就导致本次债基与理财产品陷入赎回潮。

如果继续下去,估计会有稳定预期、平滑波动的措施,比如回购债券。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到了“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


人很少因为通胀而破产,大部分都是为了跑赢通胀而破产的。


昨天刷到了总理的一个关于就业的发言,总体来讲,放开肯定是更优解。


只是这之后,除了就业,还要关注通胀。

有定价能力或者受原材料影响小的股票更受益,比如互联网、能提价的品牌消费品等轻资产的,有巴菲特说的经济商誉的公司——股市⑤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