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加速低碳转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到2025年,中国电力消费将占全球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2023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根据IEA预测,到2025年,中国电力消费将达到9790TWh,在全球电力消费中的份额将上升至三分之一;亚太地区电力消费将达到15428 TWh,在全球电力消费中的份额占比大约二分之一。

  2023—2025年,全球电力系统将加速低碳转型。根据IEA预测,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从2022年29%增长至2025年35%,核能将占比9%。2022-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年均复合增速最高,达到9%。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绿色清洁能源将在全球未来三年的全球电力结构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全球电力系统正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与关键,协同能源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逐步推动能源供应体系由传统化石为主体向可再生能源和非化石能源为主体、安全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投资建议。我国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我们看好国家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顶层设计”,建议关注国内最大水力发电企业长江电力(600900.SH)、大型流域水电企业华能水电(600025.SH)、南方电网旗下唯一抽蓄运营平台南网储能(600995.SH)、核电“双寡头”中国核电(601985.SH)和中国广核(003816.SZ)。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来水不及预期;电力需求不及预期;电价下滑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