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又出手了,盘点下哪些基金重仓了腾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7月24日,也就是教育"双减"政策发布当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一案发布公告:因交易"应报未报"对腾讯处以50万元罚款

虽然算上不什么大利空,但是敌不过教育股大跌引发的中概股崩盘,腾讯也没抗住随中概股一起大幅下挫。

8月3日,经济参考报的一篇题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后改为《网络游戏长成迁移产业》)的文章再次引发全社会对游戏公司的声讨。

其实吧,这个有点冤。

先不说未成年人对腾讯游戏的营收贡献不足3%,算是可有可无的一块了,而为了响应政策号召,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腾讯搭建了一套严格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比如实名制、限制游戏时间、限额消费,甚至使用人脸识别系统防止未成年人绕过监管来玩游戏。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但没办法,市场情绪总是很容易被利空诱导,腾讯控股股价再次大跌,一度跌近10%,收盘仍旧跌超6%,估值已跌至20倍附近,创出近十年新低。

腾讯控股近十年估值变化

有人恐慌卖出,但有人却在贪婪买入。

8月4日,段永平在公开平台称,今天买了点腾讯,并表示,再跌再多买些。

段永平是谁?

哦......话说老段,这个故事就长了,咱简单说下吧。

80后的应该都知道小霸王学习(暑假必备)机和步步高VCD,那都是他的杰作;

还没完,如今的大热的vivo和OPPO手机,其创始人是他以前的得力干将,这两家公司的前身也是段永平2001年退休时将步步高分拆出来的两家公司,老段各占10%的股股份。

不过他完全不参与这两家公司的经营,完全放权陈明永和沈炜,这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国出货前四,全球出货前五的手机大厂。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

NO!

2002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他乘机低吸网易,成本最低不足1美元,持有不到十年,收益超百倍,因此被冠以"中国巴菲特"的称号。

2006年,他耗资62万美元竞拍了巴菲特午餐,成为第一个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中国人,当时他还带了一个小兄弟—拼多多的黄峥

黄峥曾经这样评价段永平:巴菲特让他意识到了简单和常识的力量,段永平则教他本分和平常心。他(段永平)说快就是慢,慢就是快,他说用平常心来做事情会更好。

这就是段永平了。

故事讲完了,再说说段永平与腾讯

老段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表达了对腾讯的喜爱,最早的时候可能要追溯到2010年左右,但那个时候他对腾讯的了解还很有限,所以并没有买入,而是重仓了他更了解的苹果(至今依然持有)。

图:苹果2010年至今股价走势

2010年没有出手,这一等就是8年。

2018年,腾讯控股业绩增幅减缓,股价从最高的471.92港币跌至最低的247.60港币,跌幅近50%。老段也终于出手了,不过因为不舍得卖苹果腾讯,所以买的并不多。

不过今年随着腾讯股价的不断下跌,老段的买入节奏也在不断增加。那段永平买入腾讯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呢?

这里简单为大家梳理下他对腾讯的认知:

我投资的标准很简单: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所以当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不错的公司、价钱也不错时,我就会有兴趣

腾讯就是通过建立了的社交媒体,将流量货币化了。感觉10年后腾讯应该依然强大,但50年就不好说了。

马化腾人不错,而且年轻,微信及微信支付的影响非常大且深远。

我认为腾讯这家公司大概率10-15年内一年可以赚2000-3000亿人民币,愿意出多少钱买这家公司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机会成本。

10年后回过头来看腾讯赚的钱应该比我存银行的利息要多。

我买茅台苹果不是因为他们分红,而是因为他们是好公司。腾讯同理。苹果,茅台和腾讯都是不卖品。

此外,对于近期被诟病的游戏。

段永平认为,"游戏公司给消费者提供好游戏和别的公司提供好产品没有任何差别,不存在良知的问题。我本人很喜欢玩游戏,我觉得玩游戏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凡事你过度了都不好。"

在段永平看来,一般而言,绝大部分游戏都是善的。如果不明白这句话,可以假设把所有游戏都关掉会怎么样,那会增加很多社会不和谐因素。人们对游戏有许多误解,其中最大的误解就是认为游戏都是小孩在玩。其实,游戏的主要玩家是大人,沉迷于任何东西都是有害的,包括游戏,权利、金钱、烟酒等

段永平认为,游戏最根本的东西实际上是消费时间同时获得快乐。网络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获取简单快乐的办法。

段永平也表示,好的游戏绝对是好生意。但一般的游戏未必是。好的游戏公司绝对是那些有护城河的公司,但大部分游戏公司是没有护城河的。很少游戏公司赚钱,但赚钱的游戏公司可以赚很多的,比如网易腾讯

最后为大家盘点下哪些基金重仓了腾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