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为什么牛散偏爱这家基金公司的ETF?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12

前阵子我们统计了全市场独家首份《网页链接{独家 | ETF牛散榜(2023年度)}》,榜单中能洞察出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譬如牛散们越来越热衷于投资ETF,牛散们2023年的投资方向也转到诸多海外市场ETF等等。

那么,从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牛散们更青睐申购哪些公司的产品?为什么这些产品能突出重围?

今天,我们重新梳理数据,统计了《牛散持有ETF市值基金公司榜》如下:

根据统计,牛散持有ETF市值最高的5家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华安基金、广发基金、华夏基金和国泰基金,都是老牌大厂,实力强劲。

从持有比例看,这五家基金公司中,华安基金和广发基金牛散持有比例较高,均超1%,这反映出,牛散在基金公司产品的选择上也有一定的倾向性。

巧合的是,牛散榜一大哥杨祖贵持有最多的ETF,也是广发基金旗下ETF——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159605)。这不免让人好奇,广发基金的ETF产品为什么颇受牛散喜爱?其有什么独特之处?

结合牛散们持有的广发基金旗下ETF,我们不妨简单做个盘点,或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1)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159605)

“榜一大哥”杨祖贵持有的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紧密跟踪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指数选取海外交易所(主要是香港、美国)上市的30家中国互联网企业作为样本股。

“榜一大哥”关注到这个产品,我猜有几点原因:

一是中概互联30指数成分股不仅仅限于香港市场,还囊括了其他市场的优秀中国互联网企业,如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拼多多,在纽交所上市的唯品会等等,因此更契合一键打包中国优秀互联网企业的布局思路

二是聚焦龙头企业。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具有明显的头部效应,易于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因此在不同细分赛道优中优选,有望兼顾行业的beta和公司的alpha。

三是近一年涨幅靠前。在同类型中概互联主题ETF中,广发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ETF近1年表现比较靠前,涨幅超过8%,在13只中概互联主题ETF中排名第一。基金规模也相对靠前,截至4月29日的基金规模为72.94亿元,表明投资者对这只基金比较认可。

从跟踪标的指数来看,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成份股29只,相较于其他中概互联指数更聚焦头部企业,而编制标准又要求单只股票最高权重上限16%,减小个股波动对指数走势的影响。

从估值看,根据Wind,截至2024年4月29日,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30指数当前的PE-TTM为20.84倍,处于发布以来6.93%的历史分位点,可以说是处于历史估值的相对低位。

或许这些就是这只基金能被大牛散重仓持有的关键。

(2)广发纳斯达克100ETF(159941)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的前十大里有两位牛散,合计持有金额1.47亿元,也是牛散非常认可的ETF。

广发纳斯达克100ETF紧密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覆盖面向个人消费和企业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科技领域的全球龙头。去年以来特别火的“定投纳指”,广发纳斯达克100ETF就是其中一个标的,而且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只ETF,截至2024年4月29日基金规模192.54亿元。

(注:上图中几只纳指100ETF2023年以来业绩差异巨大,主要因为许多ETF在2023年期间才成立。2023年期间成立的纳指ETF,笔者均已标绿)

从流动性来看,广发纳斯达克100ETF的交投也十分活跃,2023年全年日均成交额高达4.54亿元。

(3)广发上证科创板50ETF(588060)

牛散们对高弹性的成长指数也有偏爱,广发上证科创板50ETF就是其中之一,前十大持有人中有5位牛散,合计持仓市值1.07亿元。

广发上证科创板50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反映最具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

科创50对标的即纳斯达克指数,旨在发展成中国尖端科技股的摇篮,因此其成长性非常良好。科创50指数预计2023年和2024年营业收入为6702.46亿元和8116.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85%和21.09%。

而广发上证科创板50ETF的优势仍然在于规模和流动性。

截至2024年4月29日,广发上证科创板50ETF的规模为43亿元,排名市场第四;今年以来,广发上证科创板50ETF的日均成交额为1.44亿元,同样排名市场第四。

(4)行业/主题类基金

除了上述3只ETF被牛散钟爱外,还有一些广发基金发行的行业主题类基金,热度也不错。

譬如广发中证传媒ETF(512980),是目前全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传媒板块ETF品种。截至2024年4月29日,广发中证传媒ETF的规模为41亿元,在全市场5只传媒板块ETF中排名第一

如果从纯传媒概念来分类的话,广发中证传媒ETF也是成立时间最早的传媒ETF,得益于2023年以来AI行情的催化,未来行情仍然值得期待,广发中证传媒ETF适合交易型投资者作为高效的配置工具。

在持仓统计数据中,我们还发现不少被牛散持仓的“稀缺型”行业主题基金。比如广发工程机械ETF汽车ETF光伏30ETF材料ETF能源ETF基金、金融地产ETF等等。

此外,他们还布局了跟踪港股市场的几只特色品种,牛散关注度也比较高。一个是聚焦在港上市的科技企业龙头的广发恒生科技ETF;还有一个是广发恒生消费ETF,近期反弹不错,且这只ETF是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同类ETF中规模最大的一只。

此外,还有一只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513120),完全追踪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指数选取不超过50家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香港市场创新药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目前只有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一只基金跟踪这个指数,具有一定的稀缺性。近期也注意到,受益于港股反弹,该指数自4月19日反弹以来至今5月7日,指数区间涨13.81%,涨幅远超其他创新药同类指数。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截至2024年4月29日的规模为57.24亿元,规模较大,流动性良好。另外还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9670.OF,C类:019671.OF),便于场外投资者一键投资港股创新药。当前不论是港股还是医药板块,都处于估值的相对洼地,未来值得期待。

而如果更倾向于投资内地创新药企业的投资者,亦有广发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值得关注。广发中证创新药产业ETF(515120)完全复制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作为待选样本,按照市值排序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在跟踪同一指数的ETF中,广发中证创新药产业ETF成立时间较早,截至2024年4月29日规模为32亿元,排名第二,同时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1.11亿元,交投活跃,流动性也很强。另外,广发中证创新药产业ETF也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2737.OF,C类:012738.OF)

结语

总而言之,综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牛散认可广发基金诸多产品的原因大致有:

广发基金多只ETF行业规模居前,交投活跃带来的高流动性是牛散们非常重视的一点;

广发基金ETF产品布局完善,不论是宽基ETF还是行业/主题类ETF,不论是市场热门板块类型,还是低估值未来可期型,均有代表性产品,且宽基ETF中不少产品有费率优势,行业主题ETF则稀缺性较高;

广发基金海外ETF产品布局早,规模大,且代表产品具有鲜明特色。过去一年,以纳指为代表的海外产品大热的区间里,广发基金布局海外产品的前瞻性,无疑带来了很大助力。

注:本文所有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和《基金合同》,充分考虑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全部讨论

05-09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