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35喜欢:16

$高新发展(SZ000628)$ 亲兄弟的半路截胡横插一杠,是高新发展收购失败的主因

历经半年的高新发展购买华鲲振宇70%股权事项,现已被公司宣布终止。终止的原因,公司公告中称是:“由于标的公司涉及的审计工作量较大,相关方预计无法在规定期间内出具审计报告、评估报告;考虑到本次交易历时较长,标的公司所处行业受内外部环境影响,市场预期较高,且涉及的审计、评估结果尚未确定,上市公司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交易作价达成一致意见”。细读这段文字不难看出,公司告诉你的主要是交易双方谈不拢价格。
究竟是与谁谈不拢价格?是与原先预案中确定的3家交易对方都没谈拢?还是仅与其中的某一家没有谈拢导致了整个事情的泡汤?对这些问题,公司没有明说。但我细读了公司公告以及相关资料,却发现,事情远没有目前已知的这么简单,这次高新发展的收购失败,甚至都不是因为交易价格的问题,而是因为公司的亲兄弟高投电子集团的半路截胡或横插一杠,才造成了今天这样的结果。
相关资料显示,在高新发展于去年9月正式启动该项收购之前,华鲲振宇共有5家股东单位,它们分别是:高投电子集团持股30%,共青城持股25%,长虹电子集团持股25%,海南云辰持股15%,申万宏源持股5%。
公司的预案是,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其中3家持有的华鲲振宇股份,这3家及其持股比例分别是:高投电子集团的30%,共青城的25%,海南云辰的15%,合计刚好为70%的华鲲振宇股权。
注意,标题所称的“亲兄弟”来了,它就是上面列出的高投电子集团。高投电子是高新发展的控股股东成都高新投资集团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它与高新发展属于“同父”关系,说它们是亲兄弟,那是没有问题的。但这里还要提请注意一点:全资子公司与控股子公司,对于母公司而言却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前者百分百代表母公司的利益,而后者只能视母公司持股比例上交归母利益。了解这一点,对读懂本帖后面的分析十分重要。
我相信,高新发展购买华鲲振宇70%股权事项,应该是在去年9月发公告并股票停牌之前,就与3家交易对方初步接洽好了,公司的控股股东、也是其最大交易对方高投电子的全资母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应该是居间做了一些协调工作,只要搞定了亲兄弟,另两家估计也没大问题。就算“市场预期较高”,3家或某几家对方提出华鲲振宇的30亿估值(高新发展需要以21亿购买)不准确,那也是可谈的。生意场上的事,本来就是讨价还价。
事情的发展应了那句“夜长梦多”的老话,随着不属于交易对方的长虹电子集团突然出来挂牌卖股份,高新发展的整个筹划完全被打乱了:原先说好抛空华鲲给高新发展的亲兄弟高投电子集团,竟然闪电般接了长虹的盘,一举拿下了长虹的23%持股,后者只给自己留下2%。这位亲兄弟还搂草打兔子,顺便拿下了同样不属于高新发展交易对方的申万宏源的3%持股,后者也只留下了2%。
华鲲振宇原先总共只5家股东单位,其中3家已被公开宣布为高新发展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易对方,想不到三家之一的高投电子集团竟然与外头的另两家发生了这样的勾当,你本来是要抛空的,如今却吃进,这位亲兄弟,你是想干啥?
我不知道高投电子集团这样做,是临时起意,还是早有预谋,现实却是,通过如此这般的一番操作,高新发展的这位亲兄弟,如今已一举成了华鲲振宇的绝对控股者。55%的持股比例,意味着它已完全掌握了华鲲振宇这家算力公司的经营大权,并获得其未来发展的大半潜在利益,谁敢说这不是这位亲兄弟的自家算盘和本来追求?毕竟,眼下算力行业是个香饽饽啊,你高新发展想吃,难道我高投电子不想吃?
我这样说,高新发展的散户股民肯定不能接受,但你们想啊:所谓亲兄弟,本来就是两家有各自利益的独立公司,国企背景下虽然不牵涉个人发财,但业绩考核、职务升迁等谁不看重?你搬出两家上头的共同母公司来也没用,母子公司也是经营相互独立的不同主体。再说了,母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也很容易被说服:我高投电子是您的全资子公司,未来赚钱一“归母”,都算您的;它高新发展只是您的控股子公司,未来赚钱您只能按持股比例拿到一半,您可想清楚了,到底应该帮谁?
更重要的是,这位亲兄弟还有一个十分摆得上台面的理由来说服母公司支持它:我是正宗的电子集团,它只是搬砖造房子的,我们两家谁更有实力开展算力业务?谁更显得业务对路?这个道理,不仅母公司会被它说动,恐怕另两家交易对方也会表态:我们不卖了,留在华鲲里头跟你混,期待日后发财。
以上所述就是我对高新发展此次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我认为,是高新发展的亲兄弟高投电子集团半路改了主意,自家看上了华鲲振宇,借着拿到长虹电子和申万宏源和合计25%股份比例,以55%的持股奠定了自己在华鲲振宇的不可撼动的绝对控股地位,这样一来,就彻底绝了高新发展收购华鲲的希望。今后公司也不会有收购华鲲的希望了,高投电子经营华鲲应该比高新发展强,企业发展了,它怎么可能轻易卖出?
我没有任何内部消息,只是根据现有明面资料进行分析,但我坚信,我的分析是完全经得起事情本身逻辑的反复推敲验证的。供各位参考吧。
补充一句:高投电子集团能够顺利拿下长虹电子集团和申万宏源的两笔合计25%的持股,这本身就说明“市场预期较高”、收购价格谈不拢,不是收购失败的理由。

全部讨论

04-20 01:22

楼主很细心,看到了别人没有关注的点。有几个补充的地方,就是高投电子信息和高新发展都是一样的亲儿子,高新发展不是百分百持股是因为上市后股权稀释了。高投电子如果上市也同样会稀释股权。所以从成都国资委这里看,两家地位应该是一样的。
高投电子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收购另外两家股权而不是由高新发展来买,应该是涉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程序上的关系更大一点。由高投电子来买,国资委自己就可以做主,如果发展去买,就得变更方案再走一遍程序。
所以我觉得这个事可能还是成都国资曲线收购的策略多一些吧?先把参股变成控股,接下去兄弟公司之间再谈收购也会更容易,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些。

04-20 00:42

新出的国九条明确禁止跨行业重组,人家终止也符合政策要求,股票炒上头忽视一切这得自己负责

04-19 23:29

放屁,从开始就是阴谋,高新发展为什么不参加招标购买长虹股份,你这么一说,从高投拍下长虹手中股份那一刻起,高新就知道现在结果

04-20 00:01

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感觉你没看懂。高新发展与其母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个人。说白了高投电子就是高新发展管的。真实情况应该就是海南那边人家说啥不卖

04-19 23:13

炒股炒成刑侦了呀这是

当下市场ai炒作如茶如火🔥,华鲲毛利低得可怜,你要是华鲲振宇控股股东你会怎么卖?现在全球ai浪潮肯定想卖个好价钱,高新发展是国企如果如果花上百亿去收购谁去担这个责任那是要坐牢的风险

04-20 00:39

别炒股了

04-19 23:56

任正董事长在集团层面完成了收购

04-20 01:53

搞了半年,涨了两波才说谈不拢,早干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