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千亿征途系列(十五)——白酒消费税综述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只有卷烟和白酒采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的复合计算方法。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 x定额税率+应税销售额x比例税率。其中,白酒的定额税率为1元/(公斤或升),比例税率为20%。

但是,没有一家白酒企业的比值达到20%,这是因为:根据《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2009】380号文件发布),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生产企业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70%以下的,税务机关应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70%或高于70%的则不核定)。

其中,销售单位是指销售公司、购销公司以及委托境内其他单位或个人包销本企业生产白酒的商业机构。销售公司、购销公司是指专门购进并销售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的白酒,并与该白酒生产企业存在关联性质;包销是指销售单位依据协定价格从白酒生产企业购进白酒,同时承担大部分包装材料等成本费用,并负责销售白酒。

具体核定方法为: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机关根据生产规模、白酒品牌、利润水平等情况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50%~70%范围内自行核定。其中,生产规模较大、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的需要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的白酒,税务机关核价幅度原则上应选择在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60%~70%范围内。

事实上,此前就有若干家白酒上市公司被质疑偷税漏税,如大名鼎鼎的五粮液就至少在2009 年、2012年被质疑过。但事实上,这些上市公司很可能只是采取了一种小技巧,即设立多级销售公司,并以最初一级销售单位的对外销售价格核算最低计税价格,而这一漏洞也在2017年被修复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总函【2017】14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规定,对白酒生产企业设立多级销售单位销售的白酒,国税机关应按照最终一级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核定生产企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此外,自2017年5月1日起,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比例由50%~70%统一调整为60%。

因此,按照最低计税价格核定比例60%及消费税率20%计算,酒企上市公司自2018年(含2018年)起,消费税率应不低于60%x20%=12%。当然,略低一些也可以接受,白酒企业也可能生产少量白酒以外的其他酒类。

白酒消费税对低端和中高端白酒的影响会不同吗?

简单来说,消费税是从企业兜里“掏钱”的一种方式,当前白酒是在生产端征收,由此,就导致低端白酒的消费税率要比高端白酒更高,因为它便宜,从量征收更贵,从所有行业里来说,白酒的消费税率是比较高的,市场一直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对政策变化的担忧,更多是对消费税的征收环节后移这个可能性政策的担忧,主要有几点:

1、白酒消费税政策是否会有调整预期,这是一定的。

2、何时会出政策?谁也不知道。从进展去看,21年4月,财政部已经将消费税等税的审稿上报审查,何时通过未知。

3、若调整,如何调。大概率是征收环节后移。依据是,在前年国务院就提出消费税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具体内容不知,但也可做出定性预判,那就是在批发、零售都做出征收,如此生产、批发、零售三个环节都进行征收,按照类似进销项进行抵扣征收,如此,税收在各级的分配也会较为均衡。

其次,征收税率的改变,可能会有所调整,至于多少,也未可知。从白酒消费税历史去看,1994年,粮食白酒税率为25%;2001年,25%从价税率+1块/公斤;2006年,20%从价税率+从量1块/公斤或升;2009年,出厂价(50%-70%)的20%从价率+从量1块/公斤或升;2017年,出厂价60%×20%+从量1块/公斤或升。

4、影响如何。在本质上,消费税在各环节的征收,都是挤压或“抢夺”从厂家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利润差额。这本有的利润空间,是厂家提高出厂价的空间基础,也是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这部分利润空间如果被税收抽走,最终这部分本该提价的空间,可能会被挤压。从本质上,不管在哪个环节征收,对厂家都是有影响的。

假设出厂价1000,批发价2000,零售价3000,厂家本该提高出厂价至1300,但由于征收了消费税,批发环节利润减少,此时,这部分征收的税费相当于挤压了提价空间,厂家可能为了考虑批发环节的利润,就不再提价或降低原有的提价预期,亦或是在压力之下,先于预期提价以消化压力,也即逼着终端提前提价。

同时,由于各个环节征收税费,而厂家批发商及终端为了获取原有的利润,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终端提价,原来是终端提价后,企业利润也会提升,现在相当于终端提价后才能维持原来的环节利润。

有一点要清楚,由于高端白酒终端价格本身就不低,一旦在零售端征收,那这笔税额也自然不低,对终端价格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由此,就看能不能去转嫁出去。

消费税对那些具备定价权的高端白酒而言,影响并不大,因为它可以将税费转嫁给用户,这也是历史所一再证明过的,而那些议价权较弱的低端白酒,则转嫁于消费者的能力有限,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5、历史政策发布后影响
从长期政策历史看,并未影响长期走势走向,也可根据调整后的税率变化,设定未来十年的提价预期,来计算对未来现金流的影响,也即对内在价值的影响,这点也不难计算。

总结来说:前两年沸沸扬扬的消费税后移征收对白酒生意到底有多大的杀伤力?对处于不同价格带上的酒企而言,影响强度不同,对于强势品牌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一般品牌而言,大抵相当于少提一次价。

参考文献:

1、雪球,伯庸书院;

2、孙旭龙,《财报背后的投资秘密》。

$珍酒李渡(0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