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螺水泥的尝试分析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0

基于前文所铺垫的EPS分析框架,本文尝试对海螺水泥进行分析。

一、股票来源

浏览雪球关于周期股的帖子多次刷到。

二、划分类型

近10年的营收规模及增速显示,海螺水泥属于周期股。

三、比对选股标准

海螺水泥满足以下6个标准:

1、公司名字听起来很枯燥。

2、业务枯燥乏味。水泥是再传统不过的建材,相比于AI、机器人等概念显得十分无聊。在当前房地产下行期,大众对这类建材的预期更是蒸蒸日下。

3、公司业务令人感到厌恶。水泥属于房地产上游行业,和房地产绑定紧密,目前随着房地产的持续不景气,水泥行业被冠以“夕阳产业”的名头,在众多投资人的眼中已变成人人唾弃的臭狗屎。

4、处于0增长行业。根据数字水泥网,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0.23亿吨,同比下降0.7%。产量创下2011年以来新低。从下图可以看出,过去10年水泥行业整体的产量并未显著增长或下降。在15-19年利润显著上升的阶段,总产量逐年不降反增。而在20年至今利润显著下滑的阶段,总产量下降并不显著,行业供给弹性较弱,利润水平主要取决于需求侧的变化。

5、公司具有利基。水泥是区域性产品,销售半径受制于运输方式和当地水泥价格,这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排他性的地区独家特许经营权。

6、公司在回购股票。截至2024年2月6日,公司以每股22.51的均价回购总股本的0.42%。

综合来看,情绪上,目前的水泥行业处于被市场贴上了“夕阳行业”的标签,打入冷宫的低迷状态,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情绪安全边际(即股价不会因为投资人不顾一切的热烈追捧离奇上涨);行业竞争格局上,一个近10年0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行业很难吸引增量企业进入,但存量价格博弈仍然持续;资金面上,公司在回购自家股票。

四、财务指标检视

1、净现金头寸。根据海螺水泥发布的2023年年报,货币资金684亿,长期借款156亿,净现金头寸为528亿,按40亿总股本计算,每股净现金为13.2,按照当日最新的收盘价22.68计算,每股的实际买入价格为9.48,对应的PETTM为4.8,PB为0.27。

2、负债比率。根据海螺水泥发布的2023年年报,海螺水泥的流动性负债权益比率和非流动性负债权益比率分别为16%,10%,均处于较低水平,负债对公司不构成生存威胁。

3、股息。根据海螺水泥发布的2023年年报,海螺水泥拟每股派发0.96元,股息派发率约49%,近3年的股息派发率由30%提升至接近50%,按3月21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约为4.2%。

4、净现金流量。根据海螺水泥发布的2023年年报,经营性净现金流为201亿,投资活动净现金流为-193亿,其中包括142亿的资本支出和359亿的投资支付,企业正在进行扩张。

5、存货。根据海螺水泥发布的2023年年报,存货规模101亿,较去年的117亿显著下降。在房地产不景气的背景下,存货开始减少,可能是是经营好转的第一个信号。

综上,海螺短期内不存在因债务问题破产的风险,目前正处在扩张阶段,存货的下降反映出产品的销售状况不差。

五、小结

情绪面上,海螺身处人人喊打的房地产上游企业,被市场贴上了“夕阳行业”的标签,股价基本不可能因为投资人不顾一切的热烈追捧上涨,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情绪安全边际。

基本面上,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虽然此行业很难吸引新进潜在玩家进入,但存量博弈较为激烈,产量对价格变动不敏感,刚性较强。而海螺本身的财务结构较为稳健,短期不存在破产风险。

需求方面,考虑到房地产的增速放缓但不会消失,水泥的预期需求增速也需要相应降低。供给方面,当全行业出现普遍亏损且亏损预期常态化后,市场参与者必然会相应调整生产结构和策略,加之国家对这类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供给侧改革可能是一个主动或被动的演绎方向,需要密切观测历史上的供给刚性是否可能因为政策和龙头企业经营策略调整而出现些许改变。

海螺目前正处于(现阶段市场过分悲观预期EPS衰退或未预期到EPS增长,现阶段受市场充分冷落的标的)象限,潜在收益率弹性足,空间大,但何时股价能够真正反转,仍需要紧密跟踪所谓”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进展。

#海螺水泥#

全部讨论

海螺水泥的2023年短债+长债约200亿,年化成本约4.5%,但是货币资金里的大部分是定期存款。这个问题在雪球上还没找到一个好说法

04-16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