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PS的分析框架(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在股票获取和分类工作完成后,继续下一步筛选。林奇以“任何傻瓜都能经营这项业务”为完美公司的特点,提出了13条选股准则:

1、公司名字听起来很枯燥,甚至可笑

2、公司业务枯燥乏味

3、公司业务令人感到厌恶

4、公司从母公司拆分出来

5、机构无持股,分析师不追踪

6、公司被谣言包围

7、公司业务让人感到压抑

8、公司处于0增长行业

9、公司具有利基(Niche),包括但不限于排他性的特许经营权、专利、品牌效应

10、人们要不断购买公司的产品

11、公司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

12、公司内部人士在买入自家的股票

13、公司在回购股票

简单而言,1-7的本质在于远离市场情绪的聚焦,8-9侧重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10则强调产品的需求,11强调公司的办公效率,12和13则表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资金行为。笔者认为最惊喜的地方在于8,这在当下市场广泛追逐所谓行业空间和增长率的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与之对应的是林奇认为应该避开的股票筛选标准:

1、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热门意味着非理性情绪堆砌、新进行业玩家和随之而来的无休止的行业竞争

2、被吹捧成”下一个XX”的公司

3、避开多元恶化的公司

4、小道消息来源的股票

5、过于依赖大客户的供应商公司

6、花里胡哨的名字

7、特别高的市盈率

至此,一开始的股票篮子数量必定减少了许多。然而以上这些标准仅是对目前时间节点上股票情形的静态体现,仍然无法回答最重要的问题,公司的未来增长在哪里?推动公司增长的动力因素何在?风险和阻力何在?这是区分投资成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股票最迷人的地方。

林奇提供了一个思考方向,一个公司可以用5种基本方法提高收益:削减成本,提高售价,开拓新市场,在原有市场提高销量,剥离亏钱业务。这些都是应该调查的关键。了解公司为提高收益所制定的计划,定期查看实施计划后是否真实提高了收益水平。

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司,林奇也提供了基础的思考逻辑:

1、缓慢增长型

持有目的假设为获得稳定股息,重点关注内容应当为历史派发频率是否稳定,呈现出弱周期性,股息派发的绝对金额是否定期上升(至少不降),股息占收益的比例是否过高(过高可能导致经营不善时无法派发)。

2、稳定增长型

重点关注内容应当为:1)PE所处相对位置的高低。2)多元化经营情况是否可能导致未来收益下降。3)检查公司的长期增长率,近几年是否仍维持相同的势头,未来何种因素会推动公司的增速提高。4)如果要永久持有,看看其在经济衰退和股市大跌时的表现如何。

3、快速增长型

重点关注内容应当为:1)近几年公司的增长率,最佳区间为20-25%。2)公司已在一个以上的城市顺利复制了原来的经营模式。3)这家公司向哪些市场扩张才能继续快速增长,是否还有空间。4)扩张速度是在加快还是在放慢。对于某些一次性购买产品,增速放慢可能是毁灭性打击。5)快速扩张的融资来源为何,是否会稀释每股收益或带来财务杠杆风险。6)机构关注第越低越好。

4、周期型:

重点关注内容应当为:1)公司的存货变化情况和供需平衡。2)新的竞争对手进入,这通常是个危险的信号。3)业绩复苏时预测PE降低,公司收益最大时应预期公司的增长周期结束。4)业内人士对周期的把握更有优势。预测周期上涨比下降容易。

5、困境反转型

重点关注内容应当为:1)在经营困难时能否经受住债权人要求还款的打击而存活,公司的现金是否能够覆盖债务。2)公司的债务结构如何,在赔本的情况下还能经营多久并能走出困境而避免破产。3)若是通过发行新股筹资,可能并不会带来较好的股东回报。4)如果公司宣布破产,清算债务后股东还有多少剩余资产。5)公司打算怎样摆脱困境,是否剥离亏损业务。6)公司业务正在好转吗?7)公司正在削减成本吗?效果如何?

6、隐蔽资产型

重点关注内容应当为:1)公司的隐蔽资产是什么?价值多少?2)公司有多少债务需要从这些资产中扣除,首先关注向债权人的借款。3)公司是否在借入新的债务使得资产价值减少。4)是否有潜在并购人对公司感兴趣,想收购公司,可以带来隐蔽资产的价值重估。

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除了搜集定性的信息之外,最好有定量数据的作证,这就引出了财务分析指标,也可以称为体检表。它不能成为股票买卖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些关于企业经营情况的线索。以下是林奇认为的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

1、某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可以大大减少因冲动而买入某热销商品所属公司股票的可能。

2、PE。一家合理定价的公司,PE和收益增长率基本是相等的,即PEG=1。如果每年收益增长率约为12%,而PE只有6倍,则该公司的潜在预期收益率就较高。

3、净现金头寸。计算公式为现金及等价物-长期债务。现金增加和长债减少都代表着公司的经营向好,财务状况更稳健。也可以计算每股净现金的水平,看看每股价格中蕴含多少“红包”。当然,随着现金的堆积,投资人自然会疑虑这些钱的用途,对此需要密切关注公司是否拿这笔钱去进行没有必要的收购,抑或是回购股份等。

4、负债比率。参考指标为负债权益比率。这个比例衡量公司的稳健经营程度,某种程度而言是一个公司的“底线”,当公司经营良好时,负债对公司不构成威胁,然而对于困境反转型和陷入困境的公司,负债的长短结构和金额大小是决定公司存亡命运的唯一因素。

负债可以分为无固定到期日可要求提前偿还的短期负债(bank debt)和有固定到期日不能要求提前偿还的长期负债(funded debt)。短期负债(bank debt)是最差的一类负债,特点为期限短,随时有还款可能。长期负债(funded debt)是对于股东而言最好的一类负债,特点为期限长,且债权人不能要求提前归还本金,这类负债为公司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来解决困境。

5、股息。重点关注公司在经济衰退和经营糟糕期是否能够依然支付股息,一家有着20-30年定期提高股息历史记录的公司是最佳选择。

6、PB。一般而言,公司财务报告上的账面价值往往严重低估或高估公司的真实价值(市场交易价值或清算价值),衍生出2类相反的情形。一是账面价值虚高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如在更新迭代较快行业中的生产设备),或者因为奇怪的会计准则计入的莫须有的资产,带来的低PB陷阱。是账面价值虚低的固定资产和存货变为隐蔽资产,成为大牛股的来源,这类资产的一般表现形式为自然资源,如土地、木材、石油贵金属,其入账价值和当前的市场价值存在巨大的差异,也可以表现为品牌、专利、特许经营权,这些资产在取得时以成本入账,定期提取折旧或摊销,最后从资产负债表中消失,而实际上仍然在为公司生产收益。

7、隐蔽资产。包括1)研发费用停止列支带来的收益增长。2)大型母公司的市值低于旗下子公司的市值总和。3)一家公司拥有另外一家独立公司的股份,这部分持有的另家公司股份超过了公司自己的总市值。4)困境反转公司的税收减免。

8、净现金流量。计算公式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公司形成一定的现金流入需要多少现金流出非常关键,不同的行业表现不同,有些行业需要大额资本支出才能获得与其他行业等量的现金流,从这个维度而言,不依赖资本支出的公司更受到青睐。有时,计算每股自由现金流和股价相比,可以提供PE观测角度以外的潜在投资机会,尤其是对于某些净利润受到大额折旧或摊销影响的运营公司。

9、存货。存货堆积通常是个坏信号,尤其是当存货增长速度大于销售增速时,就比较危险了。另一方面,当一个经营不景气的公司存货开始逐步减少,应该是是经营好转的第一个信号

10、增长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价但不丢失客户群体,代表性行业为香烟。

11、税前利润率,计算公式为税前利润/营收。税前利润率高的公司具有跨越周期的潜力,而在行业复苏期应当选择税前利润率较低的公司,具有更大的弹性。

至此,对于EPS的基础分析框架搭建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