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学爸》——2024年4月观影读书有感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9喜欢:0

偷得浮生半日闲,半日便可满人间。

电网通知停电一天。不用买菜1小时,备菜半小时,烹饪1小时,洗碗擦灶台半小时,衣服更在昨晚早早的洗完,加上如约而至的特殊时期,超规律地打开了身体的警报器,
于是休息休息......
这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我非常向往的日子,能够静静地看看书,看看电影。

先说这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其实是我刷雪球时看到一位我比较欣赏的喜欢射箭跑步吃海鲜的职业投资者推荐给另一位球友看的。
他说他只关注有趣的人,可是他关注并推荐看这本书的球友我并不认为他有趣。
我对那位球友起初是真诚的关心。

我当时想起:我曾认识一位得过抑郁症的学长,我很自责曾答应下次见面带吉他去见他,我忙忘了,等我记起来再联系时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25岁那年,当时他睡不着,吃药过量去世了......
书中的蛤蟆先生就有就有抑郁的前兆

我常想:如果有认识的人抑郁发作的时候我能和她/他说说话解解闷,或许能救一个是一个。(时常身边的朋友跟我说他们/她们的心事,并表示和我在一起很开心。)
看完书后,我承认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回想有那么几次,我和闺蜜们谈心,听着听着就双眼蓄满泪水,把自己代入后,比她们想的更多更悲观,以致于最后反被劝
“你在宫斗剧里只能活一集”
“还没有你想的这么糟糕,我们过得并不像世俗认为的那么凄惨......”
哇,这本书居然这么出名,我真是孤陋寡闻。
191.4万人看这本书。

听和看一共花了6小时14分钟。9.7万人点评,评论数达1万多且一直在增加。
推荐指数:4颗心

读后感:

1.

2.

据说每个人的童年会决定他的一生,书中写了蛤蟆回忆他的童年,“除了顺从父母的意愿,还总是想要取悦他们。”


其实我可能20岁以前是我在雪球上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那样,但是20岁以后到现在,我还没有写,一个是我觉得并没有很优秀,起步比别人落后了很多并不值得讲述。
后面的生活算不算打了个翻身仗呢?比如我怎么样摆脱了儿童模式又没有进入到父母模式,直接在10岁时内心迅速进入到“成人模式”,扛起一切呢?
曾经有球友说我写的他看哭了,说我经历过这么多还很坚强。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发现,可能我从小喜欢写日记,现在又会在雪球上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一定程度上我的朋友和雪球球友们都是我的心理咨询师,我何其有幸[太阳]
因为我一直在倾诉,写完后我自己没有再去看,只是从几十到几万偶尔几十万的浏览,让我觉得有人在默默关心着我。像蛤蟆约定见面后把不是朋友的仓鹭(心理咨询师)当成树洞,所有都是他自己诉说,别人倾听。慢慢的找到答案,接受建议。


好象我越写顺利的事越多,发现的好运也越多,而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有的球友从不评论只点赞,因为素未谋面我不太确定,他们是否真的能理解,甚至我也想关注他们,却发现他们说自己是那么少,或者根本没留下痕迹。
曾经有看过一篇报道:一位重犯怎么都不肯反省,说从小到大每个人都定义他是坏人他只是按大家的定义去过了一生。
狱长说你可以想想从小到大有没有人对你说过鼓励的话。
最后他努力想啊想啊,真的想到一位陌生人曾经夸过他一句。
于时他泪流满面,悔过自新,积极改造。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向所有人传递善良,放下**立地**,而自己也会被上天宠爱[心心]

其实我并不擅长写作,我就像讲话一样随意我也没有想过成为作家,成为股神

但是我,会在这儿记录,哪怕只有几个读者甚至一个都没有,那又如何呢?
承蒙时光厚爱,我没有虚度光阴,按时成长[玫瑰]


第二部电影是黄渤演的《学爸》,

黄渤出演,必是经典。


黄渤演雷大力,一人抚养儿子雷小米长大。
为了让雷小米上本市最好的小学,先排了一夜的队,没有排到;
又托了关系,被忽悠没成;
走正常程序必须有本地户口学区房,于是先花十万和阎妮假结婚,再重金买到仅剩一套的凶宅,可是没多久学区房又被划掉了。
当他辗转想进上海的私立名牌学校时,又要有特长,又要会英语,还要面试......

泪点在:小米尽力表现,没通过面试,哭着求考官[苦涩]


他6岁半,那年我十岁,父母就是我们的全部,单亲家庭长大的小孩确实过早地成熟,想让父母高兴,
谁说只有可怜天下父母心?
是,爸爸有用皮鞭抽过我,但是在我脚受伤他第一时间送我上医院,缝针时编儿歌鼓励我。妈妈确实做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事,包括成人后好朋友还说过让妈妈去医院看看的话,但是小时候她有替我挡过皮鞭,还有再苦再难没有把我送人……
其实呢,我们看到作品或都书籍,我想因为篇幅和一些限制,有很多没写完没演出来。

人的本能就像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一般,现在我们听到很多负面消息,

比如不给留学费的,“机场捅九刀”

还有“吴谢宇拭母”,我想还有很多亲子关系没有公开,不为人知。
父母的做法不对,可能有些孩子会违心做一些讨好,长大了才反抗。
如果她小时候就知道不对,不争只是因为不喜欢吵架,觉得吵架的时间比顺从时间更快过也更省事呢?
小时候妈妈说你应该每天清晨喝一杯水因为有什么好处等等。
于是我坚持很多年从来不去质疑。
但是有一次她和弟弟查到尿酸高,医生直言喝水少。

我才发现妈妈并没有

“清晨一杯水,到老不后悔。”

她不喜欢喝水,说要一直上洗手间。
也就是她要求我的事,她自己并没有这样做,我惊呆了!
后来妈妈很早就得了高血压高血脂等,出了车祸后,我问医生饮食注意的问题,医生也提到她饮食习惯长期有问题。
可是妈妈从小让我每天吃二十种食物,说营养全面均衡之类的。
我也曾经反抗过,但是如果她发现我厌恶一种食物,她会连买一个星期,吐出来也命令你吃下去!!!

所以我会不表现出我不喜欢的食物,因为那会是场灾难。
然后妈妈车祸住院时,我送餐时她开始抱怨了:她告诉我

她不吃有鳞的鱼;
又不吃泥鳅,滑溜溜;
她属羊,所以不能吃羊肉;
不吃薯,会出麻诊;
不吃肥肉,会恶心;

不吃什么青菜太凉......
我极度震惊:
也就是说她自己就是一个挑食的人,但是她对我却能说出那么多有道理的话,关键是我还深信不疑,照做了这么多年之后我身体强壮,

而她确实吃了很多的苦,要终身吃药,经常打针,挂瓶住院......


回到电影,我比较幸运,
我的孩子读书时,国家可能已经出台了政策,我的孩子能进全市最好的小学,是因为参加了抽签,摇到了号,运气比较好,没有去买学区房,就是户籍在哪儿就在哪儿,就近读书。今后初中也这样,高中靠她自己的成绩 ……
当然我也和福州的同学交流过,他们买房子花了几百万,不是学区房,为了孩子能进时代中学,北大培文中学,付出的努力不是常人可以想象。
好在很多同学朋友都会真心把经历或预见的事情告诉我,让我参考。


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从不攀比,以孩子兴趣为导向。

不知道懂事的雷小米同学上了初中后卷不卷?但从开始就一步一个脚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以后的事以后再讲。
感兴趣的朋友们去看看和我一起探讨吧[玫瑰]


这个月还想看两三本书:

分别是:

球友介绍适合我看的

《我的外婆,从不内耗》
《放弃减肥,我瘦了60斤》

《富爸爸,穷爸爸》

希望每周末都停电[暴富][吃瓜]

Have a good night[心心][心心][心心]

#雪球读书汇#

#读书笔记#

#股民的自我修养#

全部讨论

这几天我把三体和球状闪电看完了,很早就买的书。
但是我发现微信读书也可以看,还是免费的,这样我就可以关灯后在手机上接着看。
还是纸书有感觉。
现在很少停电了,也没有停过这么长的时间。
我把蛤蟆先生也加入书架了,有空看看。我看很多书都是免费的的,微信读书怎么挣钱啊。
我最近看的电影是集结号,现在很少有耐心看一部电影了。
本来也想看些做短线的书,但是股市让人琢磨不透呀,短线更难做。

图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