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救地产,而是大形势不能救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4喜欢:0

2023-12-14凌晨:美联储转向。联储主席“降息进入我们的视线”

2023-12-14晚间:京沪同时放松限购,降低首套/二套首付比例,地产加杠杆(2016-9-30到2023-9-1是去杠杆)

2022-3-16开始的此轮美元加息,基本告一段落。美元加息周期对全球金融的惊悚影响,相必这一轮下来散户都有所感知了。

但美元指数的低点在2021-1,大幅升值开始于2021-6,比实际加息早一年;美元的高点在2022-9,比加息周期结束早一年。

当时,我们不知道美元加息周期即将开始了,但大智囊知道,我们看到的是2020-8“三道红线”出台、2021-2-26中信证券配股220亿(与美元低点时间接近)

我们也不知道美元加息周期什么时候结束,但2022-10上证完成双底,开始强劲反弹(与美元高点时间接近)

美元的升值贬值深刻影响A股(美元加息周期深刻影响我们的正策)

现在反思起来,我们最近三年的最佳投资方案:

1、2020年7-8月券商合并消息满天飞时落袋,

2、当年年底建仓美元,

3、并在2022-10上证双底之后重新买入A股券商

……

可惜丞妾做不到啊!😭

再回首,中信证券已经涨完一轮。2022-10到2023-8涨幅55%

中信证券2023-12-14补上2022年以来的第二个缺口(2023-7-24缺口)。估计要见底了(美元指数连跌两月+美元加息结束)

也就是说:2023-12的券商合并是真合并;2020-7的券商合并是忽悠韭菜接盘的假合并!

擦擦眼泪,想一想,以券商为代表的下一次上涨,哪一支值得拥有?

1、中信证券(合并时就是A股高点)

2、浙商证券(已明牌)

3、东吴证券(2023年与国联证券一起竞标)

4、……

全部讨论

2023-12-19 21:15

12-15就建议朋友加仓。钱分四份,中信证券1、浙商证券2,留一份放到年底。
目前看,现在就是底部。重仓就不要乱动、拿住。

2023-12-17 06:56

转:2000-2014,中国外汇大涨,对应外汇发行的本币也一样快速增长,然后房价也是快速上涨。2015前后外汇开始掉头,这时候房价也失速了,如果没有正策不,房C商倒一片。
但是中国的城市化还没有完成,居民兜里有银子,这时候涨价推动企业杠杆转为居民杠杠,让企业轻装上阵,再带动经济发展。
这是一步险招,很难说达成目的了。
题外话,自己思考。

2023-12-17 06:46

2023年得到监管批复的首单券商合并案例:2023-12-15 核准国联证券受让民生证券34亿股(占其30%)股权。
目前的经济态势,一句话没钱了。A股靠券商合并重组题材来制造热点、稳住大盘、度过年关。券商板块,与下行的地产基本没有联系,和金融强国相关,散户筹码少、可能来一波。
房地C不行,从345678线,开始往上方波及。到了最难啃的肉了。12线别指望房子涨,能稳住5年就算扛过来了。房产S不能收,奢侈S、遗产S再不收,恐怕会导致Z府缺钱,会国家影响在民生、教育、医疗的投入。
引入域外人口,也是妙棋。后面,免签、降低国籍标准是大概率。
现在,需要编制内外一起努力,以大局为重,拿出90年代改革勇气,旱涝保收的降一降减一减、补一补疫情三年的外部人。

2023-12-15 10:17

转:短短两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于降息表态的180度转变,让市场震惊。
或许有一个视角是可以参考:
今年上半年,市场对于降息预期太高,美国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期货(绿线)一路走低,同时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红线)也同步下行;
从八月开始,SOFR开始暴涨,到了12月,拜登支持率开始直线下滑,这个时候,美联储突然变脸,鲍威尔在议息决议后的发布会上不再打压降息预期,SOFR随之暴跌。
所以,“鲍威尔转向”是因为有了白宫压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