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7回复:125喜欢:6
$国联股份(SH603613)$ 终于找到一个国内做涂料行业的老板,他在广东有自己的工厂。我问他了解涂多多吗,他说不知道这个公司。他帮我跟同行打听了一下,有几位知道但没用过。他不看好国联的生意模式,因为国联的市场空间小,渗透率高不了(注意,这是他说的,不是我的意见,你问我什么意见,我没意见[牛]),他的解释是:国内企业采购是工程部定品牌和参数,采购部下订单,国内长期的潜规则是这些人都要收好处,没有动力去国联网上采购,所以国联生意很难推广,渗透率高不了。还有他补充说:企业也不太在乎价格,而是供货商可以给账期,国联不给账期,涂料行业的中小企业也不会从国联买。注意,这是行业内企业老板说的,可能很多人觉得老板怎么会容忍手下收回扣?然而,中国人普遍收好处是司空见惯的吧,我也不想争论。你干过老板或者高管应该会有体会。

我觉得他说的不一定都对,一方面,国联渗透率还是不高,总有一些企业会用国联,毕竟国联有一些优势:价格、供货期的保证等,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小供货商利用国联的价格和供货期的优势从国联采购,然后供货给终端工厂,可以放款赚点利润(这是我的猜测,也不一定对,不过国联也在交流会上提到小供应商是替代不了的)。重点来了,大公司不跟国联合作,只有腰部公司跟国联合作,这是国联上游的情况,这限制了国联的市场占有率,下游方面,由于遍地吃回扣那好处的现象,国联实际上市场占有率也受限,国联就算前几年的业绩没有水分,未来国联模式在上下游的市场占有率都其实很受限。

国联最让人生疑的是研发费用投入很少,研发人员工资很低,哪里来的技术能让云工厂降本增效取得很好的成绩?国联既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也没有大力的研发投入,让人生疑,就算是从外部整合技术,但从未听说什么外部公司那么牛逼让国联来整合技术,如果真如国联所说投入几百万做数字化改造,三年就能回本,为什么外部做数字化改造的公司不自己跟工厂直接做?这么好的技术可以跟工厂直接做,不改造的工厂直接被淘汰,所以很多工厂都会自觉或被迫进行数字化改造。这种技术改造的公司可以做项目融资发展业务的,成本收回很快,风险也很小——因为可以要求被改造的工厂做抵押,并且改造后经营效益会很好,完全有付款能力。你看看中控技术走势,这家公司在企业数字化方面做的不错,中控技术似乎没跟国联或者其他公司合作,中控技术是直接跟工厂做业务的。

再次强调,这几个月国联股价离奇低估,肯定不是什么吧里解释的那些原因,如果一个公司长期高增长,天花板又高,估值不可能几个月这么低的,这是股市常识,市场上聪明的人和机构不可能几个月对此视而不见。你要是觉得人家那么多机构和投资者都没发现国联,都误解了国联,是不是你自己觉得自己比人家都研究的深,你比人家聪明很多?[俏皮]你就是个大聪明[牛]

最后,我仍然希望国联过去是真的好,将来也能真的好,整个A股,说实话,如果国联是真的,真没用比国联好的,连接近的都没有。所以,我仍然持有一点,并保持跟踪,但愿国联是真的,但愿我能有机会证实国联是真的好,并再次重仓,哪怕是追高。

最后,祝所有关注国联的小伙伴们好运!


精彩讨论

骑老虎的牛2023-04-07 21:44

我看完后,感觉你朋友看起来像是采购,而不像是老板;或者是销售方老板,而不是采购方老板。
作为干企业多年的人,反正我如果听说有个价格透明且货源便宜的平台,第一个想法就是把采购部裁员,立马使用平台。采购岗又不是啥稀缺技术岗位,也不是有客户资源的销售岗,对老板有啥威慑力吗?还要为了留你而故意让你吃回扣?一旦有办法让采购渠道透明起来,第一个就要干掉老鼠仓。
当然国企之类占集体便宜的除外。另外销售方一般喜欢拿回扣找采购方的采购人员签单,但采购方的老板绝对不喜欢。

骑老虎的牛2023-04-07 21:48

参考当年牛逼哄哄的医药代表,集采和平台采购推行之后,是不是八九成都消失了?吃回扣和老鼠仓都是在混乱的时候老板们无奈忍着,从没听说老板会为了留你个采购人员而故意放漏洞给你吃。如果是国企你吃的是集体的,老大可能睁只眼闭只眼;在私企,你吃的都是老板的利益,老板忍不忍你取决于你对企业究竟有多少核心价值

全部讨论

2023-04-07 21:44

我看完后,感觉你朋友看起来像是采购,而不像是老板;或者是销售方老板,而不是采购方老板。
作为干企业多年的人,反正我如果听说有个价格透明且货源便宜的平台,第一个想法就是把采购部裁员,立马使用平台。采购岗又不是啥稀缺技术岗位,也不是有客户资源的销售岗,对老板有啥威慑力吗?还要为了留你而故意让你吃回扣?一旦有办法让采购渠道透明起来,第一个就要干掉老鼠仓。
当然国企之类占集体便宜的除外。另外销售方一般喜欢拿回扣找采购方的采购人员签单,但采购方的老板绝对不喜欢。

最近一直在翻老帖子,我觉得这位老师写的也很好,只不过我理解的角度可能不太一样
研发费用一个多亿,2024年超过2亿,对于公司这个体量很不小了。其实拿研发费用去比净利润更合理,对公司这种模式比收入没意义。
行业惯例,用经销商藏污纳垢,的确是中国特色,最好的例子就是格力和茅台。但我们得知道这个事他是不对的,不好的,应该去改变的,而且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是可以改变的。我最近也在研究中泰化学,中泰对于供应链的阳光化正在加力。
公司在交流中有提到跟中控海康合作建设云工厂,公司主要是从改造投入太大这个角度讲的
我不认为2023年的国联存在明显低估,300亿的市值对应2023年预期15亿的利润,叠加舆情和融资受限导致的增速下滑,在整个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动态20倍只能说合理,所以年初叠加立案恐慌和股灾恐慌,下跌50%也是正常的
$国联股份(SH603613)$

2023-04-07 20:40

要不要国联采购不是采购部说算 而是公司老板说了算

2023-04-09 03:37

如果不久的将来证明国联没有造假,相信一直持有不离不弃的老国联,就跟走完2万5千里的老红军一样,都是铁打的战士,可以直接封神入党

2023-04-08 00:09

但凡唱多的,都是为了维稳小韭菜,避免踩踏抛售。有那么多好股票中字头,不要在这个票上整天提心吊胆的了。我走了。

2023-04-07 23:34

请问你从哪里发现国联可以降本的?

2023-04-07 23:32

你看化工采购一无所知!因为价格频繁波动,对于下游,采购的稳定性不容忽视!而且是周期性采购,不会动不动就换供应商的!再加上化工的特殊性,有的要办证,有的供应商要认证,有的首次送货要提前送样固定质量...

2023-04-07 23:29

不可以!拼多多收卖家的费用,国联估计要贴钱

2023-04-07 23:28

我就问一句:你从哪里看到国联价格比市场便宜的?你相信单价几千的化工原料,几块几块的还价吗?而且是买上百几百吨吨的单!这个行业价格已经透明的不要再透明了!这个行业卷的程度肯定超过你面前的想法!

2023-04-07 22:25

讨论已被 趋势的背后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