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回复@胖大涵: 感谢赐教!大国想要指导的行业,肯定能起来,只是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新的矛盾出来,还需要协调那么多火电企业平稳过渡,有很多复杂利益链需要平衡。
新能源产业链来说矛盾就更大了,比如前年光伏迅速过剩,去年电力公司趁机低价疯狂装机,今年可能就是绿电过剩。
逐步解决问题是正确做事情的方式,利益链和如何解决问题的政策,这些也是投资者需要面对的风险。//@胖大涵:回复@长空无崖G:这个咱也不是决策者,也不敢胡说,但是下调火电发电量这是有可能的,长远来看甚至是必然的,毕竟碳中和的国策在那里放着。只是现阶段绿电发展的太热太过了,所以才适当缓一缓,以后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容量越来越多,如果上网电量太低也会导致大量资产浪费,随着大量抽水蓄能充当储能角色和一些源网侧储能的成熟,估计新能源消纳的政策又会收紧,碳中和这种大政策的目标趋势不会动摇,但是小政策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有收有放,例如强制配储,提高新能源企业IPO和融资难度,优化电网侧调度消纳等等,这其实也正常,不可能一直无脑放任只生产制造然后增加装机容量不考虑调度和消纳的成本和难度的。
引用:
2024-05-12 20:31
$长江电力(SH600900)$ $京沪高铁(SH601816)$ $三峡能源(SH600905)$ 我再重申一遍,长电50,后面那两货还是五块!根本不是一个商业模式!京沪高铁如同航空公司,三峡能源如同光伏风电。命运不在自己手上!@无浪的海

全部讨论

05-13 12:00

是的,所以出这个新政估计就是调节一下绿电的增速,目前很多地区叫停了不少分布式项目也有电网为了自身利益的博弈的因素,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越来越多的用户都做分布式,自发自用,那国网的营收会受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