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版美国生物医药法案,看港股医药CXO的潜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今天CRO板块盘初高开,双城药业、百花医药封死涨停,药明康德开盘涨超8%然后又跳水,康龙化成雅本化学等跟涨。我们早上直播聊到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新版本H.R.8333被提出,与此前S.3558修改方向一致,均增加了祖父条款和申诉程序,并首次提出2032年1月1日的合作协议最后时限,即增加接近八年的缓冲期,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将于5月15日对该法案进行审议。

八年时间,美国总统和议会都换了两届,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即使5.15号通过了法案,到时候不一定就是这个结果。

我们聊过,好多好的医药公司其实都在港股,港股拥有不少A股稀缺的医药公司,很有稀缺性。

最开始,相比我们A股市场,港股市场准入制度更科学,2018年,港交所修订了主板上市规则,增加了第18A《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新规,也就是说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请,一些创新药企、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以及其他生物科技公司选择港上市,有不少成为了后来的黑马。生物技术行业里有龙头药明生物、创新药行业里有龙头石药集团、医疗保健设备行业里有龙头威高股份,这些药企都是在港股,当然了,也有其他的多创新药企、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以及其他生物科技公司,CXO板块的大部分好的公司都是在港股上市,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也是在港股。

有些药物业绩不如意,为什么股价不跌?

前一阵很多药企也发布了一季报,康龙化成一季度实现营收26.71亿元,同比下滑1.95%;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下滑33.80%。一季度业绩比较一般,也有其他CXO药企的业绩也很一般,比如泰格医药实现营收16.60亿元,同比下降8.00%;实现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58.65%。凯莱英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下降37.76%;实现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55.27%。昭衍新药实现营业收入3.25亿元,同比下降12.07%,净亏损2.72亿元。

但为啥有些药企股价不跌反而涨?比如康龙化成,公司全球客户询单和访问较2023年同期有所回暖,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也就是说公司订单数量仍然在,客户依然选择康龙化成,

药明康德在2024年一季度业绩会上表示,它手里的GLP-1大订单都是长期合同,一季度末TIDES(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10%,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同时正在计划扩建新的产能。但是药明康德受到了一些制约,对它有负面影响。

有些赛道市场反而扩大,比如凯莱英曾调研时说现在小核酸、ADC、多肽等都很热门。

选医药公司很多都是这样,一两年的研发看不出来什么结果,因为周期长,可能三年或者五年或者十年才能看出来成果,才能反应一家药企的实际能力。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