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9喜欢:3

$振华科技(SZ000733)$

和公司投资者关系代表深入聊了很长时间。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1、在预算7%增长的大背景下,从22年开始,定单增速一直在下滑,直到23年下半年出现了定单的增长停滞,同时行业内对标公司都受到了影响,因为振华品类更全,主动元器件占比更好,业绩下滑在今年一季度,同业公司从23年二季度就开始了业绩下滑。是行业的问题,并不是自身经营出现了问题。

中航光电紫光国微的表述一致,振华科技也认为今年从三季度开始,有概率定单量会回来,来弥补这一年以来的停滞。十四五总的目标在,总量在。后面有机会补回来。

2、今年是解禁的第一天。国资部分减持概率小,其他的有减持压力。

3、股价已经把业绩、定单、减持等等因素反映的比较充分了,利空基本出尽了。股价是不是底不知道,但是确实短期内没有利空了。

4、管理层制定的24年20亿利润目标是认真的,是有压力的,会努力实现。对今年下半年整体乐观。

5、民品业务是公司十四五重要的战略目标,推进有难度,但是在全力推进。

6、定增项目进展顺利。

今年收盘,股价也确实走出了短期的困境反转的走势。整体军工板块最近比较热,应该是行业内公司都有振华同样的问题和预期吧。

今年没有敢加仓振华科技,加了中航光电。主要源于中航光电上升趋势基本形成了。

CXO的凯莱英卖出转到华海药业中航光电一些,这些都是好公司,跟踪上涨趋势,跟随市场的脚步,不再死拿不放。

最近两个操作失误一个是在振华一季报出来当天追进去,一个是在节后在药明生物大幅上涨时追进去。都有点太着急了。这两个公司的困境需要一段时间的盘整才会反转,改变市场预取需要时间。要告戒自己不能再老去试图抄底博反弹。股价恐慌时可以买,仓位一定要足够小,趋势中逐步加仓去买。股票市场不是比谁短期挣得多,更多的是长期谁活下来并有了可观收益。

每天都要强迫自己交易,好像彼得林奇也是这样。交易量可以很小,但是一定要交易。

通过交易找到必须卖出的股票,找到持有股票的关键风险点是哪些。通过必须交易,必须买入卖出,找到思维中的盲区和打破思维惯性。

同时,认真领悟被动性指数基金能够长期战胜主动性基金的底层逻辑,找到各行业周期低点的行业优质龙头公司后,认真的跟随。市场总是有效的,在好公司的基础上,涨一定有涨的理由,即使业绩一般甚至同比下滑甚至亏损。例如:工程机械目前业绩没有回到21年高点,但是股价不错,源于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国内业务止跌。

股价最终会反映优秀公司优秀业绩的,但是过程的实现则有的是在困境反转时就开始上涨,有的是业绩预告出来后业绩上涨。什么时候涨源于:市场对于业务高频数据的理解结合行业以及个股的估值水平。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和动态平衡的过程。

不要预测底,也不要预测什么时候会有波动。跟随就要。涨的慢了,就减持,涨的快了就增持。

基本功和底层逻辑在公司基本面,买入和持有以及卖出在于跟随市场。

全部讨论

$振华科技(SZ000733)$ 2023年定增的募投项目要等到26年才会产生直观效益,项目建设周期那么长,效率太低了,既然转民品那么困难,为什么定增要圈这么多钱,还这么急切。哪怕振华产品的品类更多,主动元器件占比更高,一季度的下滑幅度还是让人觉得触目惊心,所谓的基本面优质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居然这么差。而且公司最大的问题是根本没有对中小股东负责的意识,平台上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订单相关的问题,董秘的回答始终是订单处于合理状态。如果一季度收入下滑50%,利润下滑85%的情况也能称之为“合理”的话,那么我只能认为自己小学语文都白学了。同一时间,公司的股价在业绩公告前就开始提前下跌,一面哄骗散户,而另一面消息已经提前传导到机构。公司所说的努力完成、努力推进,话很好听,可惜我真没看到什么成果。我跟踪这个票快一年了,这一年里我看着他一路下跌,到底算不算家好公司见仁见智,我只能说我不欣赏。

05-09 15:41

除了强迫自己每天交易,别的都赞同!

05-09 16:00

振华科技这样的好票,出现暂时的利空,或者黑天鹅事件后的买点是五六年一遇的机遇,就如同当年塑化剂和限公消费对于茅台五粮液一样。

05-10 12:32

最怕的就是行业性问题,医保集采,医药股跌成s。

05-09 22:50

你不该换振华,应该把凯莱英换九洲药业

05-09 18:11

重仓振华,昨天和今天上的仓位。底部拿稳不动了

05-09 15:42

光电,振华,我昨天入手。都看好,振华重仓,光电小仓,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