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2023年年报 —— 看风景的多,掏钱的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4

营收675亿元,同比增加24%;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加33%。

看着还不错,但重回23年年初,疫情开放初期,市场期盼的是一轮报复性消费,中免重回21年百亿利润的巅峰,然而疫情三年,消费者们早已收紧了钱包,放下了仇恨,国内的消费复苏远不及预期。

这一年,中免的利润也被多次下修,这个业绩多少是不能让人满意的。

中免的主业是“旅游+零售”,前者关键是提供美好的体验,后者的本质还是性价比。这就决定了这是一门严重受大环境影响的生意,需要尽力吆喝吸引顾客主动上门,自然在业绩的确定性上注定有所欠缺。

业绩的成长性来源于门店面积的增加,以及售品价格的提升。

第一、门店面积增加可以分为海南离岛免税和其他免税渠道。

海南地区23年实现开业运营的重要项目: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二期实现开业、三亚国际免税城C区全球美妆广场开业运营、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云戒岛(原河心岛)改造升级

未来的重点项目:

其他渠道包括

第二、售品价格的提升

对标一线品牌运营及服务标准开展“S店”(Super Service)项目;引入LV(路易威登)、 Dior (迪奥)等顶级重奢品牌(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云戒岛项目)

行业情况:

2023年国际旅游业收入达到1.4万亿美元,约为2019年的93%,旅游组织预计2024年全球国际旅游业将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初步估计将比2019年增长2%。

2023年我国旅游市场快速复苏,全年国内出游48.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3.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33亿元,增长140.3%。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超过60亿人次和6万亿元,基本恢复到或超过2019年水平。

2024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预计将取得中等个位数增长。

海南离岛免税:2023年离岛免税市场持续复苏,全年离岛免税店销售额已恢复至2021年九成以上的水平。

行业遇到的难题:

1、 消费降级:光有客流但没销售,以及客单价同比下降,这个跟身边体感相近,出行的人多了,外面看着热闹,但看戏看风景的人多,掏钱的少了。

2、免税行业竞争加剧:免税牌照边际放松以及海南25年全岛封关,会加剧行业竞争,体现在经营免税主体数量的增加以及,免税牌照商和普通零售商之间的成本差距会缩小,届时,为促销,销售费用方面的支出很难压缩。

业务情况:

23年免税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上海机场和首都机场贡献的增长,线上有税业务已经由扩张转为收缩,有税这块原本就不是中免所擅长的,但收缩的速度-20%出乎意料。

中免的营收预测难度大,相关渠道的营收经营讨论不多,拍脑袋按一下计算器,得如下数据,仅作参考。

财报分析:中免的财务结构比较简单,重点关注存货、毛利率、销售费用率、净利率

公司总资产788亿元,货币资金有318亿元,占比40%,其次是存货210亿元,占比27%,再然后就是固定资产63亿元,占比8%。

存货:公司作为零售商,基本的商业模式是向品牌方进货,然后卖给消费者,不可避免会有大量存货,因此时刻面临存货跌价风险,尤其是当存货规模比较大时,几个点的计提可能就把利润亏没了。

从过去几年的存货变化趋势来看,2023年底中国中免的存货水平已经基本回到2021年的平均水平。由于

2023年的收入体量与2021年大体相当,我们可以大致做出一个定性判断:中国中免的去库存进程已经基本结束,存货跌价风险较小

我们可以关注

存货/销售额指标

,更明显的看出过去一年去库存做出的努力:

回顾一年以前,毛利率一路下滑可是吓坏了不少人,目前毛利率趋稳,在经营竞争可能加剧的环境下,这个数值能否保持住是公司竞争力的体现。

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133.65%,主要原因是重点机场客流恢复导致租赁费用增加,同时受去年同期租金减免影响基数较低所致。

其中销售费用一共为94.2亿,场地租赁费用就占了42.7亿,场地租赁费用相较于2021年和2022年明显上涨,核心原因就是人流量恢复机场渠道的租金上涨,但今年的人流量大多是光看不买,而上海机场的租金只是和客流量挂钩,导致中免吃了哑巴亏。

随着新租金计算方式的落地,中国中免的销售费用有了下降空间,这部分影响将在2024年完全体现。

新租金协议:与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分别重新签订协议,将经营费计算方式调回疫情前保底费和实际销售提成两者取其高的形式,较此前约定的保底费、提出比例均明显下降。

净利率:这门生意外表看着高端奢华上档次,最后打手的净利率与苦逼的制造业相差不大,大概10%左右。

资产规模情况:

分红:

一季度业绩: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07亿元,同比下降9.45%;净利润23.06亿元,同比增长0.25%。线下业务占比不断回升,商品销售结构持续优化,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3%,公司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因业绩不确定性增加,谨慎预计未来三年的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10%,设置15%的仓位上限。

其他参考信息:2022年定增,每H股发售价158.00港元,换算人民币约140元/股。

盈亏自负,仅供参考:

压力测试:

全部讨论

05-16 04:32

趋势一旦形成你说什么利好都没有用,上面套盘这么厉害,不要做无用功,这股废了,几年内不用看。

免税不是免费,东西还是太贵,中国人民勤俭节约,追求的还是性价比,所以多多成功了……

05-16 00:15

其实存货比当年更低了,因为现在需要备货的渠道比当时更多了

05-15 23:53

刚刑满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