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新媒体CFO刘千里:媒体价值如何变成投资价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7喜欢:8

作者:凤凰新媒体CFO  ID:@凤凰新媒体刘千里  |

 

雪球财经于今日下午在京举办“2012雪球财经论坛-资产全球化时代的投资策略”。以下为凤凰新媒体CFO演讲全文:

 

谢谢大家,今天方总和金总的话题都和互联网传媒相关,这是非常热的话题,其实在今天的PPT里我也是想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思考模型,方总刚才更宽泛地在互联网领域给大家提供了思路和观点,基本就是老二必死,我想,我在这个PPT里可能会针对新媒体,互联网行业其中一个领域提供一个如何看待投资价值的思考模式,当然,我也会用凤凰网作为例子讲解一下我们作为一家公司如何分析和应对挑战。

   首先大家有一个共识,在Web2.0的时代,门户网站面临社交媒体很大的冲击,左边这张图在我看来非常有说服力,美国一家非常权威的第三方数据统计公司做出的,最上面一条线实际代表了网民在门户上所花的时间,次高的这条线实际上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所花的时间,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基本在过去的2011年一年之内,网民在门户上所花时间有明显下降,基本上在2011年底,(在门户上所花的时间和)网民在社交媒体上所花的时间产生了交叉。社交媒体对传统门户带来了很大冲击,大家一定会疑问,门户一定就不行了吗?

   就拿我们自己的数据为例,对于刚才这个问题,我们自己内部也多次探讨、多次分析,这对我们来讲也是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可是从数据来看,比如以凤凰网的数据看,过去我们一年中的流量超过了70%,独立访问用户数的流量增长;从时长的角度来讲,自去年10月份起,用户在我们网上所花的总体时间也超过了网易,也就是说,我们的流量增长是非常快的,其中一个说法,这可能是凤凰网的个案,整体门户行业还是在走下坡路,这是其中一个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也许凤凰网的基数比较低,所以导致我们现在的流量增长很快,这是2011年中国知名网站流量增速比例,除了四大门户以外我还加上了微博和优酷,这两家公司可能是在新媒体领域非常突出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内部也会看,凤凰网在过去一年中流量增长非常高速,每天的日均UV大概是2100万,微博的日均UV2500万,优酷是3400,从这个数据来看,大家的体量差不多,到底这代表什么呢?是不是长远来讲门户在走下坡路,还是门户在中国的新媒体领域和在美国的新媒体领域有所不同。

   先来分析一下美国的新媒体领域能给我们什么启发,美国媒体行业是由六大传媒集团所控,其实从50年代到70年代基本是三大电视台,八十年代,FOX崛起了,伊拉克战争后还有一家新媒体也崛起了,CNN。大家看这六大媒体,如果我想列全的话,十页也不够,这六大媒体跨越了所有媒介,电影、电视、出版、新媒体,所列出的资产远远不是完整的清单,大家可以看到,在新媒体领域,六大传媒集团所拥有的新媒体网站和移动方面的资产都是他们旗下的品牌,真正从美国传媒集团,从新媒体领域来说,没有一家特别特别突出的公司,我说的是类似于内容创作的一家公司,其中一家公司就是hulu,可能大家听说过,但正因为hulu没办法和三大电视台达成内容方面的签约,导致其上市一直未能实现,所以hulu可能算是一家类似中国互联网领域真正的新媒体企业。

   但在过去几年之内,美国崛起了一批社交媒体,这些名字大家可能都熟悉,FaceBook、twitter,包括Pinterest、Tumblr,都是非常流行的社交媒体以及UGC,回到刚才一位听说的问题,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博弈又重新开始了。

    2.0时代媒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第一,一切皆是媒体,其实大部分内容产生在新媒体上都和个人生活相关,其实这里面平时的媒体消费者都变成了媒体的创作者,大部分内容也并非是为了变现,在美国的Youtube上,基本上每一分钟有接近20小时的内容被上传到网站,在现代社会中,内容创作者可能远远多过媒体消费者。

   大家可能有同感,我在微博上关注200到250个人,其实我根本看不过来这些微博内容,平时偶尔看看,也就是翻翻那一个时刻的,拿凤凰网为例,如果大家想花时间把现在凤凰网上所有的内容都看完,一天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这是美国新媒体发生的变化,其实中国也跟上了发展速度,这是我从微博上扒下来的图,中国社会化媒体全景图,基本上列出了所有你能想到的中国社交媒体。

   美国媒体的变化到底给中国新媒体变化什么启发呢?我是这么看的,当然顺序应该反过来,从上往下数:

   从功能角度来讲,百度约等于Google;

   新浪微博最早和twitter的产品模式非常相似;

   腾讯和FaceBook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中国几大媒体集团,比如CCTV、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可能和美国这些大电视台也有相似之处。

   但有一点,中国这五家门户怎么看怎么和美国的AOL、雅虎不一样,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总结的话,有三大点:

   第一,中国媒体内容消费渗透率和媒体渗透率远远低于美国市场,当然,不只是美国市场,包括其它的西方经济发达的市场,大家可以看出来,五大门户能够同时存在而且都活得非常好,增长速度保持非常健康的成长,这点和美国的雅虎、AOL不一样,因为美国的雅虎、AOL只是信息的聚集者,自己不创造内容,而中国门户实际是取代了美国其它媒体真正的角色,有它自己的内容,创作自己的内容,做很多专题、很多原创,总体来讲,中国消费者对内容是有巨大需求的,因为媒体的渗透率低,也导致中国互联网行业广告收入的增长非常高速,这和美国的媒体行业有本质区别。

   另外一点,为什么还是说中国消费者对内容的需求非常高呢?如果大家看微博,其实还是以内容分享为主,比如大家经常会转发一些微博,加一两条评论,而美国的FaceBook都是以个人生活信息为主。第一点,中国的媒体渗透率和内容消费渗透率远远低于西方国家,所以中国门户作为行业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第二,在美国,每分钟会有20小时的内容上传到Youtube,其实中国也存在同样的趋势,这说明了内容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体内容消费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用户对于高质量、专业、权威的内容是有非常大的需求的。

   最后还是要讲到刚才的问题,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在今天的社会下,这个问题对所有公司都必须双管齐下,不可能仅关注内容,不关注渠道的发展,或者是只关注建设平台,而不关注内容的发展。

   作为一家新媒体,我想给在座各位一个思考的模式是,当你判断一家新媒体时,这三点都很重要:第一,它是否有专注的媒体策略,拿凤凰网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凤凰网有非常独特的内容;第二,追求持久的盈利模式,尤其我作为CFO,公司是否能持久发展,还是要看它是否有持久的盈利模式;第三,在渠道方面,公司不应该跟不上科技的发展,一定要有平衡的过程。

   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凤凰网是网站,刚才讲到渠道,大家对凤凰网的疑惑是相信我们有非常独到的内容,内容也导致我们有高速的流量增长,在内容方面我们要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视频就体现出了我们的差异化战略,一方面,我们注重内容建设,强调纪录片,有时政领域独特的视频内容;另外我们坚守持久的发展策略,我们强调短视频的形态导致我们的视频业务是盈利业务,可能这和外面很多视频公司的发展策略不同;另外是移动,移动也是凤凰网发展主要的方面,现在大家浏览互联网是通过电脑,将来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那时候用的可能都是移动终端,大家看到了这个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在移动方面下了不少投入,现在手机独立访问流量基本超过了1300万,访问页面截止上个月过了两亿,将来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我也想说,作为新媒体,我认为有持久的盈利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不具体介绍数字了,但大家可以看到,左边这张图是我们的收入增长,右边的图是利润增长,作为CFO,我认为一家公司不但要占领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公司必须得盈利,如果你今天不盈利,也要想着什么时候能盈利。强调利润率和利润的增长也并不是说我们公司一定要短线发展,停止所有投入,但我认为如果这家公司不去考虑利润率的话,长期来讲它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这是麦克.陆翰,他是七八十年代一位伟大的加拿大传媒理论家,他说了一句话,“媒介即信息”,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还适用,媒体本身就传达了一定的信息,无论科技怎么发展,渠道怎么变化,媒体本身也确实是很重要的媒介。

   谢谢大家。

 

 

方三文:

   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谁有问题?

 

 

现场提问:

   我问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看你在雪球有个访谈,说凤凰网估值比较低,最低到4.2块,现在已经到了7.1块左右,你觉得它的合理估值应该是多少?

 

刘千里:

   首先我认为凤凰网现在还是严重被低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环境,整个中概股从去年夏天开始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一方面有一些不争气的公司出现了欺诈行为,另一方面,美国投资人对BIE结构的不理解导致整个中概股有很多存疑。具体PE到底应该多少倍没有人知道,因为这完全是相对的,在市场比较火的时候,如果是25倍的PE都算便宜,最火的时候,百度、新浪等可能都是七八十倍的PE,所以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PE倍数。

   为什么我能很肯定地讲凤凰网现在还被严重低估呢?因为相对其它的新媒体来看,一是我们盈利情况非常好,二是收入增长速度非常快。如果你看我们的经营策略,流量增长还很快,这些都超过其它的新媒体公司,如果我们的PE值低于他们,我认为就是被低估了,具体PE值到底应该是20、30还是50,这应该是投资人共同的智慧。

 

 

方三文:

   永远不要问管理层公司的股价是否低估,因为你是得不到答案的,大家可以在其它方面和他们沟通。

 

 

现场提问:

   我想请教的一个问题,刚刚您也提到,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推广,以后大家上网都会图标化,以后互联网的入口可能都变成图标了,点腾讯或微博,而不是进入一个页面。

   这样的趋势可能会使所有图标有了成为门户的可能性,这对传统门户网站会有什么样的冲击?想请教一下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刘千里:

   门户本身,尤其中国的门户相比美国的雅虎、AOL是不一样的,中国的门户实际上是内容创作者,无论将来我们进入的渠道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用户继续认可我们的内容,对我们的内容本身有黏性,我认为我们还是有价值的,其实您刚才讲到的图标化是其中一种,另外一种是语音化,包括百度的客户端,你直接说“凤凰网”,它就可以跳入凤凰网,这也是接触内容的新变化,但这并不影响门户作为媒体的价值。

 

 

现场提问:

   刚才方总讲了“五大门户”,这是我想问的问题,五大门户在消费者脑袋里应该有个定位,比如现在大家对新浪的第一反应是做新闻的,对搜狐的第一反应是做娱乐的,想起凤凰总是跟凤凰卫视相对应。老方是从网易出来的,刚才你有个数字说你们已经超过网易了,能不能请您说一说,定位是否造成了五大门户的增长?网易现在反应不出来,给人感觉就是做游戏的,提这么一个问题,谢谢。

 

 

刘千里: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对这个问题我们内部也经常探讨。

   刚才讲了,为什么在中国五大门户都并存而且活得很好,和美国的情况不一样,也是因为每家门户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前两天我看到了一个新流行的微博,一家调研机构讲了它对这四大门户的定位和看法,其实我也可以分享一下,当然谨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新浪作为头号门户确实有大而全的名声,但现在也基本转型到了社交媒体,也就是它在门户内容建设方面最近一两年还是有所削弱的;搜狐最近一两年主要的发力点是在搜狐视频,包括搜狗搜索,但总体来讲它的媒体价值可能是偏娱乐、体育,这是它过去的强项;对腾讯来说,门户也确实不是它的主页,它过去一直以社交、游戏为主;网易过去在门户这块是以城市小白领为主的定位。这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的。

   凤凰网是凤凰卫视下的公司,承载了很多凤凰卫视的基因,我们注重针对高端网民的内容体现,比较强的领域包括资讯、历史、文化、财经、科技,相对来讲我们的网民无论是收入还是教育都高于一般的网民,实际上这五家的媒体定位是有区别的。

 

 

现场提问:

   您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搜狐在视频的投入很大,凤凰新媒体在视频这块的业务是怎么考虑的?第二,凤凰网是专注于整个华语区域,还是有海外和国际市场的考虑?

 

 

刘千里: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的视频策略是非常不一样的,从流量角度来讲排名第九,除了优酷、土豆等,在我们之前的可能有PPS、PPLive,之后就是我们,超过了酷6。差异在两方面,还是内容,基本上我们不做影视剧,专注资讯类、娱乐节目和脱口秀节目,这些节目实际还是承载了很多凤凰卫视自身所擅长的内容和目标用户,这是内容角度的差异化。

   另外我们是以短视频为主,这两点策略的结果导致了我们的成本结构非常健康,首先是内容,因为我们不做独家影视剧,而是以大事件、娱乐节目、脱口秀、微纪录片等内容为主,它的内容成本结构是非常健康的;第二,短视频也导致我们的带宽消耗远远低于其它公司。所以我刚才强调,在视频领域我们要继续加大投入,因为我相信视频在今后一两年肯定会呈现井喷,所以今年我们也加大了视频方面的投入,加大了视频销售,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同时我们非常强调要有持久发展的策略,因为其它视频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对内容的恶性竞争,我认为短期内其实是对投资人不负责任的行为。

 

 

现场提问:

   刘总,刚才正好提到了四大门户,四大门户里现在也只有新浪还在靠自己的门户挣钱,我想问一下凤凰,未来的凤凰是专注于门户?还是向下一个新的目标进发?刚才您在PPT里也提到了,门户整体上还是处于下滑状态。

 

 

刘千里:

   我现在更正一下,中国门户和美国门户是不一样的,因为中国的媒体消费渗透率很低,起码在近些年内,中国整体的门户行业还是有非常高速的增长,这不仅仅是凤凰网的飞速增长,过去一年我们的广告销售是150%的增长,除此之外,如果你看其它几家,增长速度还是远超过美国。

   从五大门户的角度来讲,其实其它四家确实是多少有所转型,而凤凰网一方面要坚守内容策略,也就是我们非常注重内容建设,过去我们75%的流量增长基本都是靠优质内容驱动的;另一方面,刚才我讲到了内容和渠道之间的博弈,我们肯定不可能完全放弃渠道的建设,尤其在无线、视频这块我们我们还是要发力的,同时我们要加强网台互动,毕竟我们背靠凤凰卫视,有电视台这样一个庞大的媒体渠道。

   其它家可能更注重产品和渠道的建设,而我们更偏向于内容的建设,但我相信其它四家门户没有哪家准备放弃它的门户业务,这是坚决不可能的,而我们是偏向于注重内容的建设,同时我们也不可能放弃对渠道的建设。

 

全部讨论

2012-02-28 23:00

讲得很好,这么远去参加这次交流会真得很值得!谢谢雪球财经

2012-02-28 22:44

有刘总的PPT文件吗?

2012-02-27 10:48

PPT我只下载到了NO.1和NO.2,其他的都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