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个是规模效应和他们收费机制的天然弊端,二是基金经理一有点名气很快跳槽这些。三是传说中的高位接盘暗中吃XX的道德风险那就不说了,咱也没证据。长期不如7成的策略指数基金,比如红利低波100,价值100这些+3成的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基金。定期再平衡一下。//@不系之舟lym:我的看法:大A主动型基金不要研究了,一个是规模效应和他们收费机制的天然弊端,二是基金经理一有点名气很快跳槽这些。三是传说中的高位接盘暗中吃XX的道德风险那就不说了,咱也没证据。长期不如7成的策略指数基金,比如红利低波100,价值100这些+3成的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基金。定期再平衡一下。
引用:
2024-03-08 22:32
简评几个今年表现一般的基金。价值类,比如老曹以前明显的偏红利,但今年落后红利太多,丘总,以前也是偏价值,重仓煤炭有色等,但去年就早早转向成长,稍微早了一些。田俊伟还算正常,但觉得这波他应该可以控制更好。还有一些中小成长,对标500等,但其实下沉到2000甚至微盘,这也算了,居然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