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散guoguo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喜欢:0
大规模基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地方政府债台高筑,人口从今年开始负增长,以后全社会的经济规模都将缓慢萎缩,各行各业都将产能过剩,直到中国人口稳定在7亿左右!

热门回复

2022-09-18 07:31

你在开玩笑,省财政预算是非常严谨的,现在就开始编制明年的了,要反复研究,哪里会计划没做好呢,现在就是预算资金紧张

2022-09-18 00:56

这只是反映了费用使用的问题。各个省的专项债都是按各地上报计划后分配的,如果省重点项目的费用原本计划就是使用专项债来支付,那自然是要等到专项债审批发行后才能支付。明年资金又有8亿缺口,是因为省里的计划没做好或者审批没给那么多,并不代表真的发不出那么多,也许过两年发现8亿只是毛毛雨。国家的债务上限本质是信用,而非真正的数字。

2022-09-17 21:25

我所干的项目是省重点项目,今年已经拖欠了两次都是拖了四个月左右,专项债发完以后才凑出钱来,在安排明年的投资计划时,省里和建设单位商量在正常施工组织所需资金基础上减8亿,资金筹集实在困难,这还是省重点项目。

2022-09-17 19:31

但是大基建央企的集中度也没有达到顶峰呢

2022-09-17 18:40

在继续城市化背景下,人口下降给城市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悲观。而且以前是增量经济,靠出口。现在是存量经济,就要基建、房建

2022-09-17 18:32

[很赞],仔细想想基建确实是永续行业,国家背景的基建公司更是永续公司。所以就看行业处于什么周期了,目前至少到今年还是成长期。

2022-09-17 18:29

你说地方政府难以承受指的是什么呢?参考各国的债务历史看,政府的债务上限取决于该国的信用,而信用取决于经济周期是否已反转,我们现在只是增速不足,但可用的工具还很多。经济周期是否到顶,内部取决于财富两极化的程度,这方面我们现在虽然很高,但离不可持续还很远,空间还很大。

2022-09-17 17:59

中国目前的基建已经是世界最领先的了,你举的例子,除了和老年有关的,剩下的全过剩,人口未来几年每年少一千万,然后断崖式下跌,降到七亿左右才能稳住

2022-09-17 15:24

个人拙见: 基建也是永续行业,医院,学校,厂房,体育馆,还差的多着呢。就说就打个比方,室内自行车场地,游泳池之类的,数量还差的远呢。
基建差的是钱,大规模基建只说明以前太穷了

2022-09-17 14:35

美国债务通过放水全球买单,中国债务货币放水老百姓买单,现在政府已到了两难境地,不搞基建经济滑坡太快,搞基建债务高到地方政府难以承受,去年和今年发了太多的地方债,明年已经难以为继了。本人是管理EPC工程的,手头几个项目规模200亿,经常和业主地方政府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