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最强提振政策也撑不起房地产 揭露中国经济困境的谜团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4喜欢:7

昨天央行和住建连放几个大招:

大招一:房贷首付比例下限降至历史低位,首套房15%,二套房25%。

大招二: 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大招三:首套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到2.85%,二套房至3.325%。

大招四: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库存商品房用于保障房和廉租房。

当年下午房地产个股就开始飙升了,地产股纷纷涨停,资本市场对于这个政策的出台貌似给了非常高的反馈。

房地产是不是真的就能靠这个史上最强刺激政策一下子就活过来呢?房地产股是不是现在可以买入抄底了呢?时间紧急,先说结论,杰哥觉得一点都不乐观,悲观的说下周一我觉得这些冲高的房地产股票可能都会回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杰哥先介绍最近看的一篇文章:赵燕菁:债务端革命,这篇文章的作者赵燕菁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之前做过厦门市规划局局长、厦门市规划委员会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这哥们儿写过一本书叫《大崛起: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转型》,这篇文章其实是这本书的简洁版本,他的立意挺新颖的,把宏观经济用会计报表来呈现,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股票、债券、房产、矿产资源、历史盈余都是净资产,而银行信贷则是左边储蓄的来源,正是由于有不断增长的银行信贷,于是才会产生储蓄,企业家把部分储蓄用于他认为能产生更多收益的投资,去开厂去从事生产活动,产生了收入付出了成本,两者的差额又形成了利润,这又可以按照折现的方式重新估值右边那些净资产的价值,当房价大幅下降的时候,导致了作为净资产的不动产的估值大幅下降,同时不动产还会作为银行信贷的抵押物,从而造成了银行信贷的大幅下降,将会进一步导致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割裂,为了使得资产能继续保持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资产端也会进一步下降,造成整个经济规模的大幅下降。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之所以中国能够实现经济的巨大增长,是因为当时中国劳动力人口是巨大的,劳动生产率提升的空间是巨大的,因此资产端可以上升的空间巨大的,而负债端的短缺一方面可以通过吸引外资的方式,另外一方面由于房价的坚挺,因此居民愿意增加大量的按揭贷款,实现了银行天量的信贷,而目前当美国在不断的强制要求和中国脱钩的情况下,我们的外资在撤离,我们的国外市场在萎缩,此时压降房地产的估值,压缩房地产市场的信贷规模,造成的结果就是会最终使得整个中国的资产和负债都巨额缩水,导致无数企业和个人离开历史的舞台。

因此解决中国目前的经济困境的最大办法就是增加银行信贷的投放,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和个人按揭的借款,目前的政策其实抓住了这个核心点,无论是大招一到大招三其实都是希望刺激个人的按揭贷款,而之前出台的对于房地产企业的三只箭,和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 希望的是稳住房地产的存量贷款,在中国的新质生产力还没能够完全替代房地产情况下,让房地产能够平稳落地是关键所在。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房地产政策可能还是无法支撑房价的稳定,无法提高房地产的交易量,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

1、目前的社会财富已经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截至2023年底,招商银行的零售客户达到了1.97亿户,管理的零售客户总资产余额高达13.32万亿元!令人震惊的是,其中拥有月日均资产超过50万的金葵花客户及以上仅有464.06万户,但他们贡献了整个招商银行81.23%的零售资产。2%的人拥有了81%的财富,当房价永远不跌的信念被打破之后,那2%的人已经拥有足够多的自住的核心城市的房子,不太会再愿意去买那些看上去未来收益率也不会太高的房产了。

2、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死亡人口为1110万人。出生人口少于死亡人口,影响我国人口总量比2022年减少208万人。中国的人口已经不像很多年前一直在增长了,所以对于一般的城市来说,人口都是在净减少的,并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于新住房的需求肯定也会有所下降。

3、《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详细披露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分项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户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76平方米,平均每户居住面积达到111.18平方米,居住面积已经很大了。并且目前一线城市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为19.2个月,二线城市为21.6个月,三四线城市为33.1个月,也就是说所有房企都停下来不生产,目前已经造好的房子可以卖一年多,所以3000亿的保障房资金根本对于供需矛盾的解决都是杯水车薪。

4、就跟段子手说的那样,“我们现在缺的不是买房的钱,缺的是正常生活的钱”,子女教育继续卷,大病医疗靠自己,养老金提取时间还要延迟,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说不定明天就会倒闭,老百姓对于自身收入的不确定性,只能导致他们不生孩子,不买房,在家躺平不生病。

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仅仅是杰哥一家所言,不当之处,请指正。

$万科A(SZ000002)$ $龙湖集团(00960)$ $保利发展(SH600048)$

全部讨论

房子真的和出生率扯不到一起的!拿出生率说事就象美西方的洗脑方式。请问楼主有计算房子的使用年限吗?折'迁率永远大出生率好几倍!网上道听途说多了,看问题的本质就变了!

当初统计局说人均存款11万,你们一个个的跳起脚来骂娘,问统计要钱。现在拿着统计局的人均41平米的房子当真理,我14年成都双流买的二手房产权面积120,22年置换到金牛区由于单价更贵,产权面积只有100了。即使不算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家四口人,请问这总160平还差60平是不是找你补给我?我这两个小的大了还要不要买房?
你们是不是想说我这情况算少数,我们家就是典型靠读书从农村迁移到大城市,12年大学毕业,14年能凑钱买一套已经很难了,即使选取身边同龄人我也没找到能达到这个平均数的。

05-18 21:22

让子弹飞一会!国家控房价花了多长时间,让他恢复常态也不会是一夜之间的,个人认为以后的房产市场会更中性,更理性!不用太悲观也不用太乐观!

05-19 11:26

目前是国家救市最有效的招数了,没有之一,其它办法,都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解决,例如:建立强大的中产阶级,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转发学习

首套公积金是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