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没破产,但背后上市公司已停牌,股价不足一港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以小霸王被申请破产为题是做噱头博眼球,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给小霸王各项目公司造成重大损失!”

11月10日,受“小霸王”品牌持有人委托,广东益华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华集团”)在小霸王官网上发表声明称,近期“小霸王被申请破产”的小霸王实际上是小霸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霸王文化”),系曾与小霸王合作的第三方经营运作VR产品开发方,现与“小霸王”品牌或产品无任何关联。

日前,小霸王被破产消息满天飞,就在许多人感慨回忆带来青春回忆的小霸王远去时,小霸王发文迅速发文辟谣。如今,访问小霸王官网,就会弹出这则声明。值得一提的,小霸王官网上还在宣传庆祝小霸王集团成立33周年(1987-2020)。

小霸王与小霸王文化渊源颇深

公开资料显示,益华集团背后的港股上市企业——益华控股的全资附属公司广东益华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华百货”)是小霸王文化的大股东。此外,益华控股的董事会主席与益华集团法定代表人同为陈健仁。

工商资料显示,小霸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彼时还是一家不起眼的影视文化公司,创始人和曾经的大股东为自然人方鸿祺。2016年,益华百货入股成为第二大股东,两者开始合作运营小霸王品牌,同时更名为“小霸王文化”。

打上“小霸王”的标签后,小霸王文化并没有制造出一台小霸王游戏机,而其“成名”,与其在媒体上频繁高调的宣称打造VR帝国和上市计划有直接关系。彼时,小霸王文化还以“小霸王集团”的名义召开会议。

根据媒体当时报道,2016年8月21日,小霸王文化在中山市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里,举行了一场上市启动大会,他们宣称,自己将在2019年完成上市,打造出一个市值500亿的VR帝国。

而启动大会最重要的环节,是小霸王文化向代理商们推销“原始股”,“订货100万,就送返10万原始股,3年上市后,保守估计升值6-8倍,就是60-80万”,宣称是“小霸王集团副总裁”的戚海生当时在会上说道。

根据其当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文章,他们此后在长沙、福州、济南、杭州等多地开展“巡回发布会”,推广原始股。而在小霸王文化破产前,这些“原始股”已经“暴雷”。

2017年末,留下一系列债务和诉讼后,方鸿祺突然与益华百货分手,离开了小霸王文化公司。根据媒体报道,2018年4月,在方鸿祺离开后,只剩下益华百货的小霸王文化曾发布声明表示,要撤回游戏品牌的第三方授权。

如今,只剩下益华百货的小霸王文化官司缠身,被执行案件多达46件,还有处于民事一审程序的民事案件15件。当前,益华百货仍是小霸王文化的主要股东之一,而益华百货还身陷大面积拖欠商户货款的风波,这家托起国民游戏机小霸王的老牌零售企业可谓自顾不暇。

背后金主受牵连自顾不暇

也正是在与方鸿祺合作的时候,益华集团自身主业开始出现了危机。根据益华集团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2018年,益华控股的净利润分别为7318.5万元、-1150.2万元、-11738.6万元,到了2019年,益华控股的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其未经审计的净利润为-5.83亿元,其中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为2.87亿元。

和小霸王文化合作并未让益华集团得到输血,反而让其雪上加霜,根据公告,2016年,小霸王文化曾向AMD公司订购了大量芯片,益华集团因此承担了一笔不小的费用,其中,在今年年底,他们需要向AMD公司支付4234.6万元人民币的开发费用。

当下,由于资不抵债,益华控股同样处于被申请清算状态,且因迟迟未能发布经审计后的2019年年报而停牌至今,据公告,若公司未能在限期内完成相关复牌指引指标,完成复牌,其上市地位或将被取消。

目前益华控股仍在停牌,停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8月18日收盘报0.101港元/股,总市值仅1.0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不足9000万元,为2013年12月上市以来的历史最低位。

如今,国民游戏机“小霸王”破没破产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小霸王品牌真正所有者益华集团虽然尚在,但其自身情况不容乐观,无疑将会给小霸王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