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Seagen放弃的ADC项目(附2024最新管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新药启航,关注新药启航微信公众号,带你了解新药研发前沿资讯。

一直想写一写Seagen Inc.公司的ADC研发,原因很简单,Seagen是ADC领域的先驱,ADC的研究已有20多年,历经了多个技术平台的迭代,早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市的15个ADC药物中,其中有4个是直接或间接的使用的Seagen的技术;而在2019年开启的ADC“疯狂”年代,Seagen 似乎又没有跟上Top1i为毒素的主流趋势,错过了不知道多少个亿。

下面盘点一下那些在临床阶段被Seagen放弃的ADC项目,看看Seagen曾经布局的ADC技术:

最早暂停的ADC项目可以追溯到2005年,项目是靶向Lewis Y的SGN-15,毒素是Doxorubicin,这个项目因疗效差而被暂停了。

而后Seagen开发了一系列的以MMAF和PBD为毒素的ADC项目,适应症多为血液肿瘤,靶点包括CD33、CD19、CD123等,在2018年Seagen宣布暂停了这些以PBD和MMAF为毒素的项目开发。

目前,以Seagen技术上市的ADC项目均为vc-MMAE,包括CD30, nectin-4, CD79b和Tissue factor。而以MMAE为毒素的项目,Seagen从2019开始陆续暂停了5个,主要是在2023年被移除管线的,如CD228、LIV-1等靶点。

表1 Seagen临床阶段放弃的ADC项目(毒素、Linker、DAR、偶联位点等)

虽然上表是被Seagen放弃的ADC项目,但其中不乏在ADC获得成功上市的靶点,如CD19,CD33。这也是ADC研发的特点——项目的失败不代表靶点绝对不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印象最深的是TROP2,这个靶点的正常组织表达广泛,丰度较高,Pfizer曾开发vc-Aur101 (Auristatin),DAR 2的项目,在临床I期中≥3.6 mg/kg Q3W因皮疹、黏膜损伤等DLT而不被耐受,也没看到相应的疗效。这个药物的失败,并没有阻挡而后以Top1i为毒素的IMMU-132等药物的成功。

又比如DLL3-ADC药物Rova-T的失败是赫赫有名的,Rova-T是以PBD为毒素,其在III期临床接二连三的失败并未影响如今DLL3是ADC领域热门靶点。曾有ADC项目开发失败,但现在仍是ADC开发的热门靶点的例子很多,包括CDH6,PTK7, EGFR,MSLN,CEACAM5等等。以往ADC技术不能成药的靶点,随着ADC技术的迭代,将会展现出成药的可能,不过这是基于对靶点更深的认知,及与之相匹配的ADC技术的优化。

相对于那些仅是Fast-follow的项目,小编更喜欢老靶点新开发项目,这样的项目可以体现开发者独特的认知+设计、科学预判、勇于挑战的态度,这样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最后附上SGO 2024公布的最新研发管线:

转发朋友圈,截图发至公众号信息中,可获得以上内容的原始文件。

$恒瑞医药(SH600276)$ $信达生物(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