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的点评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写于12月14日

1、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A股低开低走?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没有多少超预期的积极点。没有超预期那就沿着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的老路线下跌。昨天公布的11月货币信贷数据也继续下行。【后续怎么办?】目前保持低估值下的中长期保守型仓位,进功还要等待。进攻性仓位关注三个指标,第一M1增速好转第一次加仓,第二放量上涨第二次加仓,第三中长贷增速好转满仓。【A股和美股的分化,就是地产周期和科技周期的对比。】
2、为什么食品饮料等消费股大跌?第一、会议将扩大内需消费的位置下调到了重点工作的第二位,去年是第一,这让市场对消费的看法也有所弱化。第二、本身经济预期偏弱,白酒和消费业绩预期都弱。茅台虽涨价,但挡不住销量下行的预期,酒的最大需求来自商务,中国的商务周期就是地产周期,地产下行周期白酒和消费难。茅台还算强,具备奢侈品定价权,其它酒弱很多。【当前消费该关注什么?】关注消费下沉。低端的降价的消费品最近很强,比如廉价的拼多多市值超阿里,比如良品铺子降价后股价上涨。【等待经济好转】
3、招行为什么比四大行弱?招行今年跌2成,四大行涨2成。原因一、四大行炒的是低估值高股息的逻辑,机构原本仓位也低,稍微买买就涨了。招行是机构重仓股,此前估值明显高于四大行,经过外资一卖,基金一赎回,跌幅就较大。原因二,次要原因,当前需求格局招行其实也不利,零售需求很弱,资本市场偏弱大财富管理业务周期性承压,对公偏政府偏央国企偏基建的业务也比四大行弱。【后续怎么看?】目前四大行和招行市盈率和股息率相同。应该不会继续分化,可能同涨同跌。那到底涨还是跌?业绩层面肯定不行,经济压力大、房地产压力大、净息差低,过往银行业的三大红利都不再。但可以期待赚6%股息的钱。如果经济预期迟迟不见好转,不排除此前强势的四大行还要补跌,带动大盘进一步压力。【等待经济好转】
4、科技股还行不行?必须行。科技首先看美股,美国是科技先导国,中国是跟随国。这一轮美股科技股行情在AI催化下已领先半导体销售周期开涨,后续业绩会周期性提升,美联储会转向宽松,纳斯达克无惧高估值将继续有机会。A股科技股会跟随。国内电子行业目前估值低库存低,也会跟随半导体周期上涨。只是中央已经大半年没出科技相关的顶层政策,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科技排在重点工作第一位,后面可能出具体的科技顶层政策,如果一出来科技会大涨。目前还有些对经济和脱钩的忧虑。wind有个信息红利的指数可关注,主要是电子和计算机按股息率加权。
5、除了电子,还看好医药、微盘股、和高股息策略。【医药】是传统弱周期下选择,尤其是沪深300医药,一定要龙头,非龙头业绩周期性强。【微盘股】,A股过往30年,每年底买入市值最小10只票,年化收益在20%以上,没有更强更简单的策略了,它最强的阶段也是在经济偏弱的阶段。今年微盘股太强势,涨幅近50个点,最近过热,等个一两个月,回调再建仓,日历效应12月和1月是微盘股的传统下跌期。【高股息】,A股过往30年,每年底在股息率最高的15只股票中选择最近一年涨幅最大的10只票,年化收益率大约18%,相当简单逻辑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效的策略。它也是在经济弱势景气行业稀缺时更强势,目前还是可以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