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的焦虑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5回复:43喜欢:19


最近茅台从冰激凌,到咖啡再到巧克力,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
剑指年轻一代消费者,创造新的消费场景,重塑消费心智。


有因必有果,一系列行为来自茅台内心深处的焦虑。


先说茅台在过去20年脱颖而出的大概轨迹,郑州金水路河南宾馆旁边有个很大的白酒商店招牌很直接《茅五剑》,曾几何时他们是一个阵营的,我2001年做餐饮的时候,五粮液批发价385,飞天茅台215整箱的价格,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那时候有个朋友只喝茅台,他的雅阁车后备箱里永远有两箱茅台,他一来我饭店吃饭,我都去他腰上摘遥控器,他就笑,弟兄们的默契,我准备好菜,必须有好酒,那时候郑州十年正流行口子窖,十年宋河,都是铁盒包装,也卖100出头,茅台非主流。


后来不知不觉,茅台突然加速,独占鳌头,这个要感谢那位刚去世的前领导,从他开始品牌价值重塑。
如果再往更早了说,我见过几个收据,大家出身都差不多,没有贵贱之分,说这个就是说市场的动态的,一切都会变化。


曾几何时桑塔纳就是中国最好的汽车,摩托罗拉一部2万多,长虹春兰是各自领域的霸主,长虹一次调价打死全国上百家电视剧厂家。

有些东西把时间节点拉长了看,确定性未必那么确定。

今年茅台不断做品牌不对称的联名,我觉得很可能会变成一招臭棋,等于自降身段,主动摘下这么多年精心打造,结合市场机遇,多种因素偶合成的稀缺标签,品牌调性不搭不说,有点自己脱下皇帝的新衣的感觉。

以前在酒桌上很多不怎么喝白酒的人一说喝的是茅台,都愿意自罚三杯,因为他知道一杯就是50大洋啊,绝大多数人平常的日子里喝不到,不是因为这玩意儿本身好喝,而是满满的情绪价值,这个和奢侈品的道理一样,写字楼里的白领用她两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个奢侈品包包并不是这个包包能装很多东西,多耐用,而是那个logo带给她的情绪价值。

这几年茅台高居不下,整箱的比散茅贵几百块又透漏出来一个信息,就是金融属性,就像房子涨了20年大家觉得涨是惯性,永远的确定性,所以大家都敢于上杠杆配置,玩茅台的也有一种话术,年份酒,一年溢价100块起,这和福鼎白茶的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套路都一样,赋予情绪价值,加上一万年。


但是人造稀缺和真正的稀缺不是一回事,这些都是轻工业产品,是工业品,就可以规模化生产,源源不断,就像赤水河明年还流,树叶子明年还长,还真不如戴比尔斯的白石头,地底下到底有多少没数,不过现在中国人能人造了,也岌岌可危。

这些真相导致了茅台的焦虑,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肯定知道,而且历史机遇所赋予的一些要素在慢慢撤去,如当年军界禁酒令一样。

如今茅台焦虑年轻人不喝白酒,拒绝酒桌文化是困扰它乃至整个行业的一大难题,年轻不喝年纪大就喝了那是自我安慰罢了。
可是年轻人不喝,企业哪来的增量市场?
白酒产量从2016年达到一千三百五十八点四万千升的峰值,到2022年,仅六年时间,总产量腰斩,仅剩六百七十一点二万千升,到今年7月,白酒产量再度下降13.3%。

虽然说白酒走向消亡还为时过早,但行业趋势的下降却无法避免,自然作为龙头老大的茅台多少也会感受到寒意。

所以茅台今天一系列不对称的骚操作说明什么?他急了,他急着讨好年轻人,急着培养下一代消费者,就像麦当劳的员工领着小朋友在店里跳舞,让金色拱门和他们的童年味蕾记忆链接起来。
毕竟80/90/00后占据总人口数的42%,是未来消费市场绝对的生力军。在人口红利见顶后的存量市场中,年轻人的消费特征对终端影响当然不容小觑,但又想接地气,又想保持稀缺性,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呢?

要知道,联名是一场交换影响力和流量值的营销,联名方借助茅台提升品牌形象,价格便宜还要品牌价值高,而这部分品牌溢价会反噬到茅台品牌本身,就像我在闲鱼买了好几件比音勒芬的撤柜衣服,最贵的50几块钱,贵了我真不买,机场专柜目前对我已经没有吸引力,因为我没有消费场景,商务社交基本等于0,我没有需求。
过度开发、过度联名,让客户失去了对茅台的神秘感,更失去了给予消费者特定的身份价值赋能,必然会弱化自身的核心价值,最终会导致无法支撑高价格策略。

那样的茅台你觉得还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吗?要清楚啊,茅台的定位方向就是权利和财富,高端买酒这一点在过去三年尤为明显,在整体消费收缩的环境中,通过控制产量、销量、渠道,降低透明度的方式,让线上线下都为之疯狂,连续三年营收超过一千亿,净利润稳步增长20%,压根不受大环境的变化影响。营收和利润不受经济波动而波动,这是奢侈品最典型的特征,这是茅台最深的护城河。

如今你自己准备把这个护城河填平,在我看来,并不是转型而是落寞的无奈之举。

茅台的社交价值大于产品本身,这个相信没有人反对,有一次我请一个小领导吃饭,公司上半年买的20箱茅台刚好用完,新订的没到就拿了两瓶不错的舍得,结果呢?很明显领导有点不高兴,大概心里想我不配茅台吗?

今天年轻人不喝白酒,本质是抵触这种酒文化,这种文化是建立在权力话语体系下的社交活动,今天的年轻人把平等、尊重、自由嵌入了骨髓中,一旦失去这个场景,工具的价值就慢慢流失了。

一早起来就写这么多。

这些东西我写了好几年,有人说茅台依然牛逼,看空等于打脸,嘿嘿,市场不是现世报,但是市场还是讲逻辑的,有些东西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仅此而已。

精彩讨论

老布2023-09-25 10:03

一个熊样,只要认准GB26760/10781就可以。

夜雪纷飞2023-09-25 10:32

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机会喝茅台,也不愿意去喝,做成咖啡巧克力的形式吸引了年轻人尝鲜蹭热度的心理,属于“炫耀型消费”,发个朋友圈而已,没啥可持续性,因为它不是真的好喝。

老布2023-09-28 10:26

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宣布将停止“+茅台”周边产品的开发。

老布04-03 10:31

第一家茅台冰激凌店关门了。

zct20022023-09-25 09:48

布哥不知道,茅台为啥要搞联名?最大的原因是,茅台要合理合法合规销售茅台酒!1499随便卖个人,这是不可能的。1499+5999(壹➕壹)给大企业才是合理合法合规。价格双轨制的今天,只能多找渠道合理合法合规销售。明知道各种IP只是暂时的热度,究其原因是,存货太大,不好销售。贵州凯里质押仓越来越多,各地又开始重建茅台中转库房,SZF又不愿意卖低价,个人看法,茅台酒价非常鸡肋,但要说马上暴跌不太可能,只是要经历一段非常长的长期阴跌。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低价成本的茅台酒还是值得长期持有的(849的马羊,2000多的人大,288的遵义1935)

全部讨论

请问相对其他白酒,茅台是不是有独特的价值?比如说喝了不头痛,一夜七次什么的

2023-09-28 10:26

茅台董事长丁雄军宣布将停止“+茅台”周边产品的开发。

2023-09-25 10:32

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机会喝茅台,也不愿意去喝,做成咖啡巧克力的形式吸引了年轻人尝鲜蹭热度的心理,属于“炫耀型消费”,发个朋友圈而已,没啥可持续性,因为它不是真的好喝。

04-03 10:31

第一家茅台冰激凌店关门了。

2023-09-25 09:48

布哥不知道,茅台为啥要搞联名?最大的原因是,茅台要合理合法合规销售茅台酒!1499随便卖个人,这是不可能的。1499+5999(壹➕壹)给大企业才是合理合法合规。价格双轨制的今天,只能多找渠道合理合法合规销售。明知道各种IP只是暂时的热度,究其原因是,存货太大,不好销售。贵州凯里质押仓越来越多,各地又开始重建茅台中转库房,SZF又不愿意卖低价,个人看法,茅台酒价非常鸡肋,但要说马上暴跌不太可能,只是要经历一段非常长的长期阴跌。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低价成本的茅台酒还是值得长期持有的(849的马羊,2000多的人大,288的遵义1935)

2023-09-25 10:02

玩的就是信仰,为信仰文化情怀买单

2023-09-25 09:28

好吃不?

2023-09-25 10:14

其实老布兄最后的几段也是承认现在年轻人不喝酒了吗?万物皆周期,谁敢说法国的奢侈品永远奢侈?那么茅台,也是如此。酒王现在风头无俩,谁说他能保持永远的话,我是呵呵的,能再保证50年都是牛逼之极了!总的来说,我倒是觉得茅台这样放下身段做年轻人的消费是对的,反正后面中老人口越来越少,品牌除非控量,否则迟早走下神坛。不如乘机利用现在巅峰时刻,自己革自己的命,形成新的消费状态,也许这样可以牛100年?另外,茅台民间的高价对公司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公司的出厂价不可能因此上涨,所以这和比如法国的奢侈品这些有些不一样。它可以年年涨价,利润真实的装进公司的腰包,你茅台一个国企能顺便涨出厂价吗?所以现在利用茅台品牌,打出年轻人的心理和消费空间,普及大众消费量,反而对公司来说更有利润增量和未来。当然,可能会失败,不过,反正未来也不会更好,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或者说,为什么不赌一把呢?赌赢了,管理层也名留青史啊!

2023-09-25 09:37

2000年前,商务宴请首选五粮液,那时喝的惯茅台的人不多。也就是之后茅台价格一骑绝尘开始,喝茅台的人越来越多

2023-09-25 11:02

好文章,白酒周期之长,已经难以理解,但是一旦走下坡路,时间周期之长,也必定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