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5回复:47喜欢:12
很多人看不明白国家对房市和大宗的态度,觉得违背市场规律,非也,这是广积粮,准备打大仗,如果这次美国放水之后的收紧我们挺过去,现在看没有问题,我们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上会上一个大台阶,这个还要感谢不靠谱的提前预警和疫情的压力测试,不过有个国家越南将会是98年的泰国的翻版,会很惨,会被资本洗劫,美国会报越战之仇,逻辑我下午没事慢慢码。

精彩讨论

老布2021-06-12 12:53

有一年去美国,逛一下正宗的奥莱是必定的行程,买了包包手表,一套新秀丽的箱子和两双匡威鞋,回来扒着生产代码一看都是越南制造,后来又在加拿大黑五抢了始祖鸟的包包,回来一看,Made in Vietnam,大概十几年前,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像富士康这样的血汗工厂从深圳珠三角往郑州成都迁移的同时也在向越南和印度搬,我很早就查过,那时候越南的人工大概在人民币300,到现在大概涨了五倍还要多,一方面大量的外来投资的确带去了经济活力,另外越南能提供4700万适龄的劳动力也让国外的资本觉得有压榨空间,越南国不大野心不小,现在有点飘,已经在喊准备成为世界工厂了,从最早的三星,耐克,包括国内的立讯等很多家上市公司都去越南开厂,因为他们制定了很好的优惠政策,所以你在全世界买到的各种消费品都是Made in Vietnam一点都不稀奇,甚至国内都有一批越吹,比印吹还勇猛,其实呢,越南只是整个产业链最末端的一环去了,而供应链大部分都在中国,我们可以赚很多次钱,他们只能赚压榨以后的加工费,每部手机富士康仅赚4美元到4.5美元。”IHS iSuppli中国区研究总监王阳在苹果6的年代所说。而售价是649/849美金。
所以除了苹果,其他公司都差不多,而越南的整个基础建设,物流速度都和国内无法比拟,他们唯一的大港胡志明港一年的吞吐量是800万标准箱,而一个上海就是他的五倍,就别说我们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港口,所以他们想取代中国自己打打鸡血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么多年熬过来不容易,他们也有他们的精神特质,最起码在东南亚目前他们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曾几何时他们也想当东南亚霸主,要不是被我们恶削了一把,可能还一直飘着呢!
谈谈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目前越南的高举债国家,大量的使用外资,大幅的开放,让别人薅羊毛越南政府也心理不平衡,他们也要发展自己的产业,可是政府钱不够,那就举债,所以现在越南的负债率达到了65%,接近国际警戒线,这样的状态去看看像不像98年金融危机的泰国马来西亚,几乎一模一样,假如一旦美国开始收紧,他的翻不翻车不好说这需要多因素共振,但是日子一定不好过,至于老美在越战可是伤亡了36万人,他们潜意识里有没有复仇的心结也未可而知,但是邪恶的资本肯定会盯有缝的蛋,所以越南这一劫也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简称早晚的事。

中午中午2021-06-12 12:10

我已小板凳坐好,等布哥娓娓道来。最喜欢听布哥讲故事,大时代下的小故事。

老布2021-06-12 13:13

98年经济危机之前,世界上的热钱有8000亿美元,就在拉丁美洲和东南亚这些国家,这些国家有油水,那时候整个东南亚塔吊林立一片繁荣,一场洗劫之后剩下的都是到处的烂尾楼,和多年的经济低迷,我二姐夫的弟弟,曾经是泰国某商会副会长,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一场经济危机打到破产,没办法把两个儿子送回国内跟着奶奶在国内上学了。

老布2021-06-12 12:19

讲之前补下课,就是香港金融保卫战。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1998年8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予以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
1998年8月28日,香港全天成交额达到79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索罗斯在此一役损失惨重。

香港这一仗能打赢很重要背后仰仗大陆这个强大的靠山,否则很多香港人一辈子的身家全完蛋。

老布2021-06-12 14:26

结构行情,看地理位置,公共资源享受多,人口流入的地区还会涨,很多地方久盘必跌。

全部讨论

2021-06-12 12:10

我已小板凳坐好,等布哥娓娓道来。最喜欢听布哥讲故事,大时代下的小故事。

2021-06-12 12:19

讲之前补下课,就是香港金融保卫战。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6-7月间,索罗斯把矛头对准了港元,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截至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为928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1998年8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予以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庞大资金。
1998年8月28日,香港全天成交额达到790亿元港币,创下当时的记录。香港政府全力顶住了国际投机者空前的抛售压力,收盘时恒生指数为7829点。曾荫权立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货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索罗斯在此一役损失惨重。

香港这一仗能打赢很重要背后仰仗大陆这个强大的靠山,否则很多香港人一辈子的身家全完蛋。

2021-06-12 13:30

炒股要懂这么多,好难啊

这次美丽国可能不会轻易收水了……从08之后,欧美的放水基本都是靠操控大宗、他国金融和热钱外流给消化,有的甚至是通过战争。所以才出现多年的别国通货膨胀,欧美主要国家物美价廉。这条路一旦走过,就不会再干收水这种“苦自己好别人”的活了。

现在欧美的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缺货和缺货预期,不是放水,而且他们还有房产这个池子可以蓄水。大不了再唆使中东干一架。

有人说,大宗涨了,成本涨了,怎么不是通胀,怎么不是因为放水?~~放水也是事实。但放水和大宗和通胀和为了抑制通胀而收水之间,并非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现在炒大宗一是疫情导致缺货预期,二是实体危机时只要能炒的东西都会炒,之前炒币就是。等疫情缓解,开始回补实体,大宗第一个跌。

大宗涨价是美丽国在危机时收割全世界最尖利的锋刃,疫情不结束,他们自己危机不解除,就不会放弃。

美元涨价,大宗降价,rmb贬值,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美丽国愿意做?

2021-06-12 12:43

它这个白眼狼被揍一顿也好

2021-06-12 21:18

布哥,板凳花生瓜子啤酒都准备好了,啥时候发出来呀

2021-06-12 20:49

厉害

2021-06-12 18:40

布哥码完了吗?我等了一下午都还没看到

2021-06-12 14:21

大哥,好厉害

2021-06-12 14:08

逻辑很顺,道理是这样的,但是别人就是奔着我们供给侧改革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