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MAN//首先声明,我是个财务小白,以前做过生意,就没有开过正儿八经的企业。所以我下面的结论不一定对。
我今天聊一聊,为什么有的“好”企业被错杀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压不住。而有的“好”企业被错杀后却一错再错。
先抛开估值。
笼统的说,所谓好企业,就是股东权益回报率高。作为投资者,投资一个企业成为股东,企业的股东权益回报率高,当然就是好的。
所以我说,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很重要。
假如有甲、乙两个企业。长期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都是15%。
甲企业没有负债,他有10万资产,即是总资产也是净资产,盈利15%,既1.5万。
乙企业净资产10万,负债10万,也盈利1.5万。
在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栏就都是15%。
假设都不分红
第二年,甲企业净资产变成了11.5,盈利还是15%,总盈利就变成了1.725万。
乙企业的净资产也变成了11.5,这时乙企业面对负债利率提高,经营环境变差,不得不增加负债,负债变成了18万,当年也盈利了1.725万,净资产收益率也是15%。
这样,从报表的股东权益回报率上看,它两个都是一样的不错的企业。
但仔细辨别,我们称甲企业是靠内生性增长的企业。乙企业是靠扩大负债增长的企业。
当这两个企业的股价被错杀时,经过几年,甲企业的股价就如竹笋一样,上面无论压的什么东西,它最终都会钻出地面。
而乙企业,就有可能盈利还在增长,但估值却不断降低。形成一种:市场一错再错的,价值投资无用的局面。极端的恒大,停牌前的2021年半年报股东权益回报率是6.5%,市盈率只有1.1,市净率只有0.1。看似值得投资但其实已经资不抵债。还有中国平安收购欧洲富通银行,在他破产的前几个月,平安派出豪华整容全面审查富通的财务报表,认为是一项好的收购,一个月前,平安把220亿欧元汇过去,平安的马总还发表讲话盛赞这笔交易,一个月后富通就倒闭了。在他倒闭之前的那一刻,你看不出来。
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好企业里进行挑选识别。
这里我还必须强调一点:这种选股,只适用于像我一样不懂企业,单纯看报表的人。
如果你是深入了解一个企业,对企业的生意模式有深度理解,报表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比如段永平投资当时没什么回报的网易,巴菲特也投资负债高的银行和保险等。当我们在2008年时,面对富国银行和花旗银行,我们没有能力辨别哪个会在金融风暴缩水十倍,哪个会在金融风暴扩大市场份额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碰。君子不立危墙,在这里就很
引用:
2022-09-10 12:57
原帖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