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经济奇迹结束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克里斯蒂安·戴维斯,《金融时报》首尔站站长

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

“数十年来的经济增速逐渐疲软,韩国正步履蹒跚地改革其增长模式并降低对制造业的依赖。”

在首尔以南40公里外的龙仁市市郊,一支挖掘机大军正为韩国总统口中的全球“半导体战争”而忙活着。

这些挖掘机每天要挖走4万立方米的土方,它们将一座山劈成两半,为一处新建的芯片制造园区打好地基,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三层楼高的一家半导体制造工厂。

这个占地1000英亩(4平方公里)的项目由芯片制造商SK海力士投资910亿美元建设,而该公司仅仅是龙仁市价值4710亿美元的“超级产业集群”的一部分,其中还包括三星电子的300万亿韩元(2200亿美元)投资。韩国政府正在推动项目的开发,因为有关韩国主要出口产业即将被亚洲和西方竞争对手赶上的可能性,正在引发越来越大的担忧。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部长安德根3月在龙仁开发区向SK海力士的高管表示:“政府会全力提供支持,与SK海力士一道,确保韩国公司不会在全球芯片产业集群的竞赛中落后。”

大多数韩国产业专家同意,为了让韩国维持在尖端存储芯片领域的技术领先,并满足未来对人工智能相关硬件的蓬勃需求,韩国芯片制造商有必要在龙仁市进行投资。

但经济学家们担心,韩国政府决心加码支持制造业和大企业财团等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的做法,暴露出政府不愿或无力改革一个正在显现出衰败迹象的经济增长模式。

“韩国经济增速已经放缓,预计将进一步放缓”,图为韩国GDP年均增速的十年平均值折线图。数据来源:IMF 制图:《金融时报》

从1970年至2022年,韩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4%。但韩国银行去年警告,202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将下滑至2.1%,2030年代将是0.6%。到2040年代,韩国经济增速将以每年0.1%的速度萎缩。

旧日经济增长模式的两根支柱,比如廉价能源和劳动力,正在不堪重负地嘎吱作响。为韩国制造企业提供高额工业电价补贴的国有能源垄断企业韩国电力公社(Kepco)已经累积了1500亿美元的负债。在3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韩国的劳动生产率排在倒数第五,仅仅领先希腊、智利、墨西哥和哥伦比亚。

首尔国立大学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朴相仁表示,韩国的强项是将美国和日本分别发明的芯片与锂电子电池技术商业化,但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正逐步缩小同韩国企业的创新差距,韩国在开发新的“底层技术”领域的弱点正在暴露。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你会认为韩国的发展充满活力,”朴相仁说。“但我们的经济结构是建立在通过模仿赶超发达国家的基础之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即将到来的人口危机加剧了韩国对未来增长的焦虑。据韩国保健和社会事务研究所统计,由于届时适龄劳动人口将减少近35%,2050年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在2022年基础上减少28%。

韩国副总理兼经济财政部长崔尚木4月初对《金融时报》表示:“如果我们坚持过去的增长模式,韩国经济将面临巨大挑战。”

一些人希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拯救韩国的半导体产业,甚至拯救整个韩国经济,为这个国家的生产力与人口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但质疑者指出,在应对一落千丈的生育率、落后的能源产业或是表现不佳的资本市场等挑战方面,韩国过去的成绩单并不令人满意。

而这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韩国国内政治被左翼政党控制的国会与不受欢迎的保守党政府所分裂,左翼政党在本月初的国会选举中获胜,意味着到2027年的下届总统大选前,未来三年内的国内政治形势还将进一步陷入僵局。

2024年1月,龙仁市的芯片产业集群开发工地。图自:视觉中国

韩国前贸易部长、现在加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吕汉辜表示:“韩国工业正在艰难地摆脱旧模式,但还没有想好下一步该怎么走。”

经济学家认为,改革“旧模式”难度大的原因之一在于,它曾经太过成功了。

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韩国从一个贫困的农业社会发展成科技强国,这种靠国家主导资本主义取得的成就被称为“汉江奇迹”。2018年,韩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前殖民者日本。

麦肯锡咨询公司在首尔的执行合伙人宋承宪注意到,韩国的发展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从生产基本产品到发展石化与重工业;第二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韩国向发展高科技制造业转型。

然而,从2005年至2022年,只有一个新行业——显示屏制造——进入了韩国的十大出口产品排行榜。与此同时,韩国在一系列关键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开始动摇。2012年,在韩国政府列出的120项优先关注技术中,韩国在36项处于世界领先;到2020年这个数字仅剩4项。

朴相仁表示,韩国的大企业集团(又称财阀,其中许多都由创始人家族的第三代成员掌管)已经从因饥饿产生的“扩张思维”转变成因自满产生的“守成思维”。

他认为,韩国目前的模式在2011年就达到巅峰。那之前的10年里,驱动韩国科技出口增长的是中国崛起与全球科技繁荣的双重需求冲击,三星和LG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从日本同行手中夺取了全球液晶显示屏行业的主导权。

然而,从2011年开始,除了最先进的半导体领域外,中国科技公司在几乎所有领域都赶上了韩国竞争对手,这意味着曾经是客户或供应商的中国公司已经成为韩企的竞争对手。在前几年还占主导地位的全球显示屏行业,三星和LG正为自己的生存而战。

朴相仁补充说,许多头部大企业出现在头条新闻报道中的收益,都是以牺牲韩国国内供应商的利益为代价,这些供应商因为排他性的合同关系而遭受价格压榨。

其结果是,雇佣了韩国80%以上劳动力的中小型企业用于投资员工与基础设施的资金不足,从而加剧了生产率低下的问题,阻碍创新且压抑了服务业的增长。

韩国科技部“2022年度技术水平评估结果”指出,韩国在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网络安全、尖端机器人制造等11个国家重点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首次被中国赶超。

“过去的看法是,应该让财阀在国内不受干扰,这样他们就能够专注干扰国外的竞争对手。但如今财阀成为既得利益者,一方面在扼杀韩国国内的创新,另一方面他们面对外部竞争者的冲击又十分脆弱。”朴相仁说。

据朴相仁统计,2021年,财阀创造了韩国近一半的GDP,却仅雇佣了6%的韩国人。这样的双轨制经济助长了社会和区域不平等,反过来加剧了韩国年轻人为争夺首尔及周边地区少数精英大学名额与高薪工作岗位的竞争。

随着韩国年轻人面临日益沉重的学业、经济和社会负担,这种竞争进一步拉低了全国生育率。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韩国有最大的男女薪酬差距、最高的自杀率。

根据国际金融研究所数据,韩国也是发达国家中家庭债务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新婚夫妇的平均债务总额为12.4万美元。

虽然按照西方标准,韩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相对较低(57.5%),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如果不大刀阔斧地改革养老金体系,韩国政府债务占GDP之比将在50年内暴增三倍。到2070年,预计46%的韩国人口将超过65岁,而韩国已经拥有发达国家中最高的老年人贫困率。

宋承宪表示:“增长放缓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导致更缓慢的经济增长。我们正面临陷入恶性循环的风险。”

龙仁市的大型产业集群体现了韩国在维持现有经济模式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这种模式最初是在韩国更贫穷、民主化程度更低的时代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60至70年代,朴正熙军政府时期的韩国经济快速发展 资料图

该项目于2019年首次官宣,但因为施工许可与场地供水方面的争议推迟了数年。当第一个项目群在2027年竣工(后续还规划了更多项目群)时,又将面临合格劳动力短缺的问题。由于没有充足的可再生能源供应,国会两党又无法就新建核电站问题达成共识,目前尚不清楚整个产业集群将从哪里获得供电。

尽管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龙仁市的项目依然反映了韩国各界的信心,即人工智能相关的硬件需求(包括大语言模型所需要的Dram存储芯片)预计将迎来井喷,这将佐证前期天价投资的合理性。由于投资者对SK海力士与英伟达Nvidia)尖端处理器配套的“高带宽存储”芯片兴趣浓厚,SK海力士过去一年来的股价上涨了一倍多。

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执行副总裁安基贤表示,韩国需要继续推进龙仁市产业项目,因为潜在的竞争对手正在进行大规模投资。

他特别指出,美国和日本正试图通过慷慨的政府补贴来振兴本国的芯片制造能力。“如果韩国公司继续在海外建厂,我们可能会失去芯片制造强国的地位。但如果工厂都集中在国内,我们的竞争力就会提升。”

上周(4月中旬),三星宣布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450亿美元,以满足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芯片潜在需求,SK海力士则在印第安纳州建设高带宽存储制造工厂。

然而,放眼长期,企业高管们既担心美国的竞争对手会消化韩企的拿手技术,也担心全球芯片产业集群的扩散会带来长期性的产能过剩与低效率,进一步削弱盈利能力。

三星在得州的投资获得了华盛顿高达64亿美元的联邦财政补贴,这同样凸显了韩国政府在同其它国家政府开展补贴竞赛时有多么力不从心。

部分人相信,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是韩国的机会,令其能够将目光从制造业转向其它领域,并保存国内的一批龙头企业。

韩国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初创公司Rebellions首席执行官朴成云表示,韩国已经具备了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四大支柱中的三个——逻辑、存储和云服务供应商——现在有机会在互利合作的基础上获得第四根支柱的使用权,即世界上最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

“韩国在硬件领域的优势固然重要,但如果要更进一步,我们就必须向价值链的上游发展,进入设计和软件领域。这意味着我们要把资金投入到与世界领先的大语言模型研发企业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

韩国芯片设计初创企业Rebellions官网展示与英伟达公司A100芯片对标的产品 视频截图

朴成云的观点得到了一些响应,尤其是那部分担心韩国继续重视发展制造业和硬件(不管是在芯片还是其它领域)将难以为继的人。

不过,前SK海力士工程师、《半导体帝国的未来》一书的作者Inseong Jeong认为,韩国应该专注于保持目前的优势。“世界永远需要硬件,也永远需要芯片。”

他认为,通过维持在芯片生产领域的尖端地位,韩国公司更有可能从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突破中获益。

“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限是很难跨越的,但这件事要分两面来看。比如说,如果人工智能领域出现了技术突破,让AI芯片能够更加接近人脑的工作原理,那么韩国的记忆存储芯片制造企业将成为主要的受益者。你不能保证AI将永远依靠英伟达公司的图形处理器(GPU)运转。”

部分观察人士则认为,对韩国经济未来的警告过度夸张了。他们注意到,虽然首尔正艰难地维持国内的先进制造业基础,但许多西方国家对放弃这样的工业基础深感后悔。

这些观察人士相信,美国同中国之间的“科技战”有利于韩国,因为在芯片、锂电池和生物科技领域,美国限制或禁止韩企的中国竞争对手进入不断扩张的西方市场,而对中国台湾的安全担忧又推高了对韩国替代产品的需求。

从国防、建筑到制药、电动车和娱乐等领域,韩国企业已经证明,他们比许多西方同行更熟悉如何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更熟悉如何在东南亚、印度、中东地区、非洲和拉丁美洲寻找增长机会。

韩国银行也表示,只要在城市人口密度、青年就业率等一系列指标上达到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水平,就能改善对韩国人口危机与经济增长前景的最悲观预测。

但其他人认为,就算韩国政府可以也应该做许多事情来缓解问题的严重性,其过去的改革成绩单却十分糟糕。

围绕大学录取的竞争日趋激烈、私人教培机构的费用也水涨船高,生育率却持续下降。养老金、住房和医疗领域的改革停滞不前。至于在降低国家对财阀的依赖、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企业估值、缩小男女薪酬差距以及令首尔成为亚洲领先的金融中心等方面,韩国长期以来发起的改革运动几乎都收效甚微。

2017年韩国新生儿数量断崖式下跌,韩媒:韩国今年小学将迎来“零新生”拐点 图自:视觉中国

但经济财政部长崔尚木仍然坚信韩国经济能够实现改革,“活力刻在韩国人的基因里。”

“我们需要重新设计政策,再度释放经济活力。但韩国的奇迹还没有结束。”

(原文于4月22日发布在《金融时报》评论版头条,原标题为:韩国的经济奇迹结束了吗?Is South Korea's economic miracle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