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的角度聊聊港股创新药械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1,百济神州21年底a股上市,截取21年12月到23年6月底,港股美股a股股价走势几乎是一模一样。从23年7月份开始分化越来越大。我的理解是外资流出,港股市场美股市场是美元定价,现在美元高利率中国低利率导致了价差。乐观的预期是美元开始降息(预期)周期,并且内地资金逐渐掌握定价权。

2,就我自己持有的标的来看,信达生物微创医疗,19年11月份到23年1月份,走势几乎是相同的,相同的相对顶底幅度,相同的见底时间,相同反弹幅度,3年半的时间几乎是一轮牛熊了。而从23年5月份开始,信达又开始了一轮创新高的上涨,微创医疗却跌跌不休的创了几年内的新低。当然了企业的经营质量在三四年的时间里肯定是发生了变化,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变化不是从23年5月份开始集中发生的。信达的减肥药不是五月份开始临床的,微创的财务状况也不是五月份开始变差的。只不过这一个时间段对这两家公司的不同状况进行了情绪的集中释放。短期的应对策略是减仓信达生物,加仓微创医疗。

3,第三点说给看好中国创新药械的人听。创新药的缺点很多,财务上的,经营上的;当然了值博的地方也很多,医药行业gdp占比,老龄化。如果你认为港股创新药不是垃圾到一文不值,那我简单分析下创新药股票处在行情的哪个阶段。港股创新药有的是21年1月份见顶,有些是21年7月份见顶,但大多都跌没了80%,也有不少跌没了90%。港股我玩的确实少,从a股的角度来说,跌了百分之九十,再差的公司也差不多跌到底了(这里指的不是一两个公司跌了这么多,而是整个行业跌没了百分之八九十)。从股价弹性角度来看,22年10月底开始的反弹行情中,创新药弹性好涨幅大。从产品经营角度来看,从去年底开始,中国创新药进入产业产品爆发期,科伦药业康方生物等等等等。从行业政策来看,集采政策边际放缓,政策上支持中国医药医疗企业的创新性。从整体股价表现来看,所有创新药股票都还没有经历过70-80度那种角度的上涨,也就是从21年以后创新药行业还没有过牛市。

综上,个人打算是加仓(换仓)港股创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