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预料之外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已经开始奏效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最近中东国家、俄罗斯和法国道达尔采用人民币作为石油结算货币的消息。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正迅速推进,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被他国大量使用,这是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其实是按照一种大家所不熟悉的方式逐步推进的。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人民币贷款,实质性地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对手方——美国,是最了解我们这个进展的。一份来自“2023年美国经济协会年度会议”的一篇名为《中国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报告显示,自2012年开始,以“人民币本币互换额度”和“中国国有银行直接贷款”为主的中国跨境紧急援助贷款金额逐年攀升,这份没有被证实的报告显示,过去6年之中,贷款总额已经提升到了1850亿美元。

这一“另类出击”的策略,与以往的“美元霸权”思路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所提供的贷款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还要多,而且这些贷款的前提,是没有和IMF一样绑定太多额外要求,附带太多干涉借款国家的内政、没有要求私有化资源或高额利息等过分的条件。这表明中国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目标是在真正助力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发展。

除了提供紧急贷款,中国还在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这意味着贸易和投资,都可以通过人民币来完成,并不需使用美元作为媒介。

此外,中国还将人民币纳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随着中国逐渐减少美元储备,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推动中国的金融和经济更为多元化,这将有助于中国进一步巩固经济和金融地位,并提升国际地位。同时,这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使其能够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动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和平衡发展。

不过在现在阶段也没必要盲目乐观,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障碍。例如,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国际市场上的流通量仍不足。此外,全球对人民币的认可和信任度仍然有待提高,需要中国进一步加强其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综上所述,通过提供人民币贷款和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等方式,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这是中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向多元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一进展对于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但也需要继续加强透明度和规范性等方面的改进,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