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标角度分析中国建筑竞争力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0喜欢:3

简单截取中国建筑最近中标的一个,此项目为邀请招标方式,中标候选人一二三都为中国建筑下属企业。其它企业参与投标的机会都没有,一二三名谁中标最后业绩都是属于中国建筑。

第二个项目华盛苑预算价为30600万元,中标价为29780万元,投标下浮仅为2.6%,而且一二名都属于中国建筑旗下公司。中国建筑不仅中大标,还能高价中标,利润有保障。

PPP项目举例,梧州至乐业公路广宁经苍梧至昭平PPP项目建设期为4年,高速路收费期为30年,中建此项目后期主要靠收取高速路费收回投资。此项目盈利情况需要跟踪后期车流量情况,有可能大挣也有可能幸亏平衡,不存在网友担心无法收回投资款情况,这也是中建现在现金流不好原因,项目建成后持续收取过路费,现金流将大大改善。

另一种PPP项目(綦江区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大概率由中标联合体出资,中国建筑只作为施工单位,不参与后期运营,和普通施工项目差别不大,按进度收取工程款,结算后付97%留3%作为质保金。

总的来看,中国建筑投标市场王者般存在,只要中国建筑参与的项目中标基本无难度。很少参与低价项目竞争,中标项目利润有保障。PPP项目多分为两种,一中类似公路和污水项目,靠收取过路费和污水处理费后期缓慢收回成本。一种作为联合体,运营交给联合体企业,只参与项目施工建设,挣取施工合理利润。

本人从事建筑行业,和中国建筑合作过,对中国建筑有一定了解。$中国建筑(SH601668)$

全部讨论

2021-05-05 04:57

PPP赚钱肯定赚钱的,只是不清楚收益多少的问题。。。比如总投资100亿,80%中建承担,里面多少资金是自有资金,多少是贷款资金,贷款利率多少。。。运营不佳的话,年度折现多少(有补助条款,基本不会亏)。。。运营好的话年度折现多少。。。换算后ROE多少,可能谁都估算不了。。。都在走走看,中建自己也可能预估不了,毕竟项目太多。。。

2021-05-04 19:26

例一并不止靠公路收费收回成本,还有可行性补助

2021-05-04 19:12

华侨城的球友配置中建的很多啊

2021-05-05 06:54

小散都看好能涨,主力赚谁的钱。

2021-05-04 19:40

重资产,低估值,本来比较适合大资金。但目前却被抛弃,想不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