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股份2023年年报,调整交易计划,1250 亿市值以下买入,2500 亿市值以上卖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6

01.

业绩情况

2023年营业收入1262亿,同比增长2.4%;

净利润104亿,同比增长10.6%;

扣非净利润100亿,同比增长16.8%;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5亿,同比下降2.6%;

净利润59亿,同比增长63.8%;

扣非净利润37,同比增长8%;

02.

营收增长乏力

营业收入总体增长2.5%, 液体乳营收基本没有增长,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1%,说明平均单价还降低了,也说明液体乳市场已趋于饱和,市场格局也基本稳定了,根据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市场调研数据,公司液态类乳品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31.6%,稳居细分市场第一。目前各家的战略是往高端上发力,但是这两年经济形势的原因,高端化面临很大的压力。

奶粉及奶制品,营收增长5.1%,销售量同比增长2.8%,处于量增价增的阶段,但毛利率减少了3个百分点,应该是原材料价格变动所致。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16.2%, 较上年提升了 1.6 个百分点;成人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为 23.3%,稳居细分市场第一。

冷饮产品营收增长11.7%,销售量同比增长11.7%,基本同步增长。冷饮业务市场份额保持市场第一,连续 29 年稳居全国冷饮行业龙头地位。

国内奶制品市场主要门类伊利基本都已处于龙头地位,市场增量空间有限,未来营收基本上会处于低速增长期。除非伊利能在国际化上有所突破,但目前来看还没有太大希望。

03.

财报重点关注数据

1.销售及管理费用下降

营收同比增长2.5%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同比下降了1.5%,管理费用同比下降了3.5%。

主要是2022年疫情的原因,这两项费用增加的比较多,导致高基数下,2023年同比下降了。

2.资产减值损失大增

2023年资产减值15亿,同比增加8亿,大增93%。

主要在存货跌价减值了12亿,同比多减值了6亿;

生物资产减值了2亿,同比多减值了2亿。

这应该还是因为2022年留下的后遗症,2022年存货猛增66%,增加了59亿,达到了148亿。

今年存货下降了22亿,同比下降了15%。

3.理财资金大增

2023年年报中其它流动资产增加了12亿,同比增长22%。

增加的部分主要是短期小额贷款和质押式报价回购。

质押式报价回购是一种金融交易方式,具体而言,它是指证券公司利用自己拥有的符合特定要求的资产作为质押品(质押券),这些资产经过折算转换成一种称为“标准券”的形式来确定融资额度。之后,证券公司会通过向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报出一定的利率,吸引他们提供资金。投资者接受证券公司的报价后,相当于贷款给证券公司,同时证券公司承诺在未来的某一约定日期(购回日),不仅归还投资者原本提供的资金,还会按照预先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

简单理解,质押式报价回购就是借钱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以自有资产(基本是股票)担保,收取利息的短期融资。

其它非流动资产增加了110亿,同比大增126%。

主要增加为大额存单,此部分增加了114亿。

4.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增加了21亿,主要增加在原辅材料、营销及运输费上。

5.借款大增

短期借款增加了130亿,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增加了16亿,长期借款增加了24亿,一共170亿。

04.

金融理财

伊利应付账款和借款还大增,通过占用供应链148亿,各类借款574亿,这部分资金已达722亿元。

而账上434亿现金,短期小额贷款、保理款及质押式回购这些短期理财56亿,基金及股权投资有21亿,大额存单176亿,一共687亿。

一边借钱一边大额理财,2023年年初大额存单62亿,年底为176亿,财报中显示大额存单的利息为5.1亿。这样算即使增加的114亿全部算在在年初,利率也不会超过4.5%,按网上查询的商业大额存单,一年期以上顶多3%的样子。

伊利的借债利息,只有债券类的利率,基本在2%的样子。

供应链上的占款看似免费,其实这部分的成本都算在价格里了,这是隐形成本。

毛估估,按600亿的理财资金,大部分是存银行的现金和大额存单,就算有1个点的利差,也就6亿的收入。为了这6亿的收入,资产负债率干到62%,大大增加风险,还把报表搞得这么复杂,得不偿失。

而且这么多钱在手上,就怕管理层手痒乱投资,管理层就投资过商汤科技,一个卖牛奶的,投资人工智能公司,这样炒股可不是个好事情。

所幸现在股票基金类的投资占比还比较小,但这么多钱在手,一旦主业增长停滞后,管理层恐怕很难管住手,为了那个十年的股权激励计划,还有可能盲目多元化风险,毕竟那股权激励只针对扣非利润增长的30%,旱涝保收,亏了又不扣回去。

这是一个重点关注点,首先针对于这个大额借贷的问题,我选择在估值上打8折。

另外,后续一旦发现管理层进行大额股票基金等高风险投资,或者盲目多元化,立马卖出。

05.

估值

管理层给出的2024年目标是营收1300亿,利润总额147亿。

相当于营收增长3%,可见增长压力很大。

2024年1月份卖了个煤矿,赚了26.5亿。扣除卖矿收入,去掉所得税后,增加约22亿利润。

2024年目标利润总额147亿,扣除此26.5亿后约120亿利润总额,按 2023 年年报 12.26% 的所得税费用,对应2024年利润105 亿,几乎无增长。可见管理层对未来之悲观。

按2024年105亿净利润,之后两年按10%的增长,则2026年预期净利润为127 亿,正常给25倍PE,高杠杆借债的原因打8折,取20倍PE,则对应约 2500 亿市值。

根据自己预期三年一倍买入的原则,调整伊利股份交易计划为:

1250亿市值以下买入,2500亿市值以上卖出。

$伊利股份(SH600887)$

全部讨论

同行对比的话,伊利还是很扛打的,指数都是领先行业。投资投未来,乳制品还是有看头的,毕竟喝牛奶的越来越多了

05-15 21:24

26年为什么是在147亿基础上计算的?不应该是在扣非125亿上计算的吗?这样估值计算会偏高吧

05-15 21:46

其实吧,如果将来涨到3000亿,你是1500买,1600买,还是1700买,区别不大,对你收益的主要影响是买多少。希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