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收购公众号的上市公司不是蠢就是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作者 | 大草包

来源 | 局外人APP

是的,我们又被封了一个月。。。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上次被封一个月才刚回来没多久,我们也下定决心重新做人,结果又因为三个月前的一篇转载旧闻被安排进小黑屋了。。。

↑↑↑感觉这张图可以成为微信的登录画面了...

这次是因为“告急!破产、跑路、自杀,究竟谁在拖垮实体经济?”这篇也不知道谁写的“虚假”报道,作者难道不知道我们的经济始终都是稳中有升吗?下次不许再唱反调了啊!不过话说回来,我们也只是转载啊,就算窝藏一个通缉犯也不至于直接判死刑吧?

后来我们用同样的文章标题在微信中搜索,发现还有好多好多公众号都转了这篇文章,他们不但没被封,而且连文章都没被删!于是我们向腾讯爸爸申诉,结果---当然是没用,不过现在再搜,不管是微信还是各大网站,已经哪儿都找不到此文了

想起之前雄心勃勃要收购公众号的两个上市公司。

一个是瀚叶股份花32亿买量子云的981个公众号,另一个是利欧股份23.4亿收购苏州梦嘉传媒75%的股权。

其中利欧股份的收购已经被各路高手扒皮是隐秘的关联交易,是大股东们之间左手倒右手的割韭菜行为。

抛开这些资本运作先不说,这些公众号本身真的有价值吗?

看看这些公众号的内容。。。充斥低俗、恶趣味、软色情。。

作为公众号行业的半吊子同行,发现其实做得好的往往都是那些细分领域的个人公众号,他们的原创有深度、有趣、又不那么商业化,而公司化运营的公众号,内容都是互相抄袭、为了博眼球而媚俗、还整天想着变现,当然也包括我们。

更不用说,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浑身都是敏感词,稍有不慎就被删帖甚至封号,而且无法申诉恢复,花几十亿买来的号说没就没,这笔生意的风险和收益比真的合适吗?

所以,想通过收购公众号来赚钱的上市公司要么死蠢死蠢、要么贼坏贼坏,当然那些已经成为人精的资本家是不傻的,所以。。。

国庆长假期间,10月4日,一则新闻湮没在前一天范冰冰被罚款的全民喧嚣之中,也许是故意不想引人注意。

以后就不仅仅是网信办打电话来删帖了,强力机关可以直接上门查水表了。

再结合上面,大致可以想象公众号的未来---原创个人号有深度的文章写了就被删,最终慢慢就不写了;公司化运营的公众号求稳不敢踩红线,但充斥的都是低级的无营养内容,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腾讯股价这波幅度超过40%的下跌,除了大势不好,难道都是因为游戏版号收紧的原因吗?就没有隐含对微信未来的担忧?

也许因为这篇文章,我们马上又会被封。。。不过也无所谓,20天后大家都在小黑屋里了。

更重要的是,微信已经不能成为自由发表意见、互动交流的平台了,所以我们自己做了个小产品,在那里会保护原创,尤其是当你想找被微信删除屏蔽的文章的时候。

那里就在:局外人小蜘蛛(caijingxiaozhizhu)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