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高达40亿元!美年健康患上“买买买”后遗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4月12日晚间,美年健康(002044.SZ)发布公告称,公司2021年一季度预亏3.8亿元至4.3亿元。

而在去年一季度,全国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当期美年健康的亏损额也仅为约6亿元。

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

美年健康对此给出的解释是,“第一季度由于受春节假期影响及客户消费习惯等原因,是健康体检行业的传统淡季,加之疫情的不稳定,公司体检业务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美年健康是一家专业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的医疗服务机构,体检服务收入占公司总营收的95%以上。

除主营业务有受挫迹象外,美年健康更大的危机,一直潜藏在财报中。


“买买买”后遗症难解



在发布“坏消息”的同时,美年健康也发布了一则“好消息”。

公告显示,美年健康2020年营业收入为78.15亿元,同比减少8.33%;净利润为5.5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亏损8.66亿元)。

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这则“好消息”是有水分的:在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美年健康2020年同样是亏损的,且亏损额为6亿元。

事实上,要不是美年健康在去年12月出售了控股子公司美因健康20.06%的股权,获得了11.09亿元投资收益,公司是绝不可能扭亏为盈的。

出售资产粉饰报表,这是上市公司的常见财技,但这仅能粉饰一时——资产再多,也总有卖光的时候。

同时,持有过多的资产,也难免会面临减值风险,特别是对美年健康这类此前借助“买买买”扩张规模的公司,后遗症更是明显。

商誉减值风险,便是众多后遗症中最难缠的一个:按目前会计准则,一旦被收购的公司业绩表现不佳,美年健康便需要计提商誉减值,冲击净利润。

2016年以来,美年健康先后收购了慈铭体检、德阳美年、美因健康等多家机构的相应股权,并因此在账面上形成巨额商誉。

单仅2017年斥资26.97亿元收购慈铭体检这一笔收购案,便为美年健康增加了28.63亿元的商誉价值。

而在收购完成后,慈铭体检的业绩表现却难言理想:2019年实现净利润2.12亿元,未达2.48亿元的业绩预期;2020年更是由盈转亏,亏损额为3.91亿元。这意味着,美年健康需要计提商誉减值损失。

据年报披露,美年健康2020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3.27亿元,减值后,商誉账面价值依然高达40.05亿元,是同年公司净利润的近8倍。


在2019年,美年健康更是一口气计提了10.35亿元的商誉减值,直接导致公司当年出现了大幅亏损。

这是美年健康不得不吞下的“苦果”:按近两年计提速度推算,美年健康要想完全消化账面上的巨额商誉,可能需要6年的时间。

或许,这也是公司股价上周累计大跌23.55%的原因之一。

对外收购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扩张周期,美年健康的一系列收购操作,奠定了自己行业龙头的地位,而一旦扩张结束,收购所带来的巨额商誉,却容易成为吞噬公司利润的黑洞,这也给所有热衷于“买买买”的公司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