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75喜欢:7
$达仁堂(SH600329)$ 连续两年100%分红,确实够良心了,但还可以更良心回购并注销不是更香么?分红除息后股价并不一定短期内就填权,而且还要扣税,大股东甚至很多中小股东并不会拿到分红再投资继续增持公司股份,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填权是未知数,也有可能一两年甚至更久不填权只是降估值了,那也就分了寂寞。毫无疑问回购并注销更香,既不用交税还能推动股价上涨,股东这才是真真切切的赚到了钱,其实就相当于公司把分红的钱替股东们又全部买成公司股份了,估值不变的话股东们这才是真正实现了财富的增值,而不用再担心什么时候填权了。当然做到100%分红,已经超过99.9的公司了,我并没有批评的意思,只是说回购并注销更香。
再说点全部分红的弊端吧,毕竟是家类消费的中药公司,全部分掉侧面说明市场足够成熟了没啥成长空间了,其实分个百分之六七十可能更好,公司多少留点钱拼搏拼搏呀,不然哪还有想象空间[捂脸]

精彩讨论

朱书运03-30 23:05

我真服气了,还真有人脑子这么转不过来弯么!我怕有些人理解不了,还翻来覆去的解释说明。好吧再直接点,假如你有100万市值的达仁堂,分红5万扣除20%到手4万,这时候市值是95万。不分红全部回购并注销的话,200亿市值10亿回购并注销刺激股价涨5%,这时候持有市值是105万,缺钱的话可以卖掉4万股票呀,这时候市值是101万,到底哪种方式好够清晰了吗?还搞不明白的话别炒股了去卖红薯吧!

又来收股民保护费03-30 23:39

回购注销大于等于所有人分红之后再买入。考虑实际情况下,大股东分红拿到的钱基本不会再买入,所以在实际情况下,回购注销的好处远大于分红。

行股如禅03-31 05:30

持有期超过一个月扣税10%,超过一年免税,你非要按炒短线的思维来阐述问题,炒短线的有多少考虑基本面的?假如一只股票股息率10%,我持有10年成本就降到0收回投资了而股权数量一股没少,你回购注销能有这么高的确定性吗?

价值先锋学中医03-31 10:18

回购市值提升分红,现金到手没有好坏之分。假如长期持有的话,分红比回购更好,可以不用考虑卖出股票。缺钱的时候分了,红拿去花了,不缺钱的时候,分了红再投资,增加股本。假如回购的时候市值增长,但缺钱的时候就必须卖股票,大部分真正长期投资者,是不愿意卖出股票的。

全部讨论

我真服气了,还真有人脑子这么转不过来弯么!我怕有些人理解不了,还翻来覆去的解释说明。好吧再直接点,假如你有100万市值的达仁堂,分红5万扣除20%到手4万,这时候市值是95万。不分红全部回购并注销的话,200亿市值10亿回购并注销刺激股价涨5%,这时候持有市值是105万,缺钱的话可以卖掉4万股票呀,这时候市值是101万,到底哪种方式好够清晰了吗?还搞不明白的话别炒股了去卖红薯吧!

其实回购是否比分红更好,还是要看估值,也就是企业回购是否在其内在价值内,否则并不比分红更好。举个极端点的例子,茅台2600时如果选择回购,那交出筹码的资金相当于高位套现离场了,回购相当于所有留下的股东在2600增持了。

分红和回购没有什么谁比谁更良心的说法,只是看的角度不同。如果认定了一家公司做长期投资,必然倾向分红。如果更看重短期的资本增值,回购更好。

"再说点全部分红的弊端吧,毕竟是家类消费的中药公司,全部分掉侧面说明市场足够成熟了没啥成长空间了"
这个就不敢恭维了啊。
老龄化才刚刚开始,还有海外市场一片空白呢。
医药有发展天花板么
要说天花板,那一定是人的寿命。
续命,大概率就要用药

03-30 23:54

推崇回购注销对整个市场都有利,相当于变相给市场注入资金了,然而分红大部分都被大股东提出市场了

03-30 22:43

回购注销完毕了以后也未必能涨,还不如拿到手的分红

03-31 09:48

分红是大股东需要现金,你以为是为了给你这些散户?

04-07 19:24

我觉得你的想法是从一个小股东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公司大股东不是这样想的,像这种中医药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企或者地方政府企业,大股东不是国有企业就是地方政府,比如,同仁堂,达仁堂,贵州茅台,片子黄,说白了这都是国有企业,大股东就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你股价再涨对这些股东没有意义,因为不管企业好与不好,国家和地方政府一般不会减持的,所以现金分红对大股东是最有利的,大股东拿了现金可以干其他事情,因为地方政府都缺钱,哈哈,所以就像贵州茅台这样企业他的钱很多,但是也不会拿钱买自己股票去注销的。😁

03-31 07:39

高分红股就是不看成长了,那就要很便宜最好。达仁堂2023年全部拿来分红值得点赞,10派12.8元,279元分12.8元,股息率4.59%,还是可以的,但是周一一涨估计股息率就低了。

03-30 22:57

回购注销完又不是马上就涨,分红钱拿到手可以自由支配,很多人指着分红养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