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上海在6月1号正式迎来了防疫解封复工复产
那么接下来哪些行业可能会更受益呢?不同领域受益程度有大有小,所以先讲几个受益比较大的行业:

首先;旅游休闲,过去两年疫情反复中,这个行业都展现出了比较高的弹性,并不是所有的消费都会迎来复苏爆发性反弹,比如理发,你解封之后也不可能一个月理五次吧!

但是这个旅游相关的休闲和零售,他就有这种储蓄性消费的特征。它和线下场景的联系很紧密,缺乏场景,消费必然乏力!
但场景一旦回来了,消费就能回来,这个问题其实早有人讨论过。有一本很著名的科幻小说:描绘了遥远的未来人类进入了星际文明时代科技高度发达,但是在最大的城市里,最稀缺也最引人入胜的依然还是蓝天白云和水流。人是大自然孕育的生命,所以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越是接近人类天性的商业模式。它的韧性和确定性就越强。不论短期他遭遇多大挑战都不会改变。

旅游休闲,它不光景区,其实还包括像免税这样的细分行业,虽然一季度受影响比较明显,但是参考之前的规律,在20年疫情反复,免税行业的销售额却高达275亿,同比增加了一倍,然后21年销售额将近500亿!增长了80%,所以这个趋势还是很强的。

第二,另一个和消费场景关系密切的是:酒类行业,尤其啤酒。它和线下的场景高度关联而且和季节性因素有关比如夏季就更受益。在去年12月,啤酒产量同比增幅10%,到今年三月底罐装啤酒的均价已经创出了2019年以来的新高。价格反映供需,这说明人们其实是有消费需求的。酒类行业内部,它的差别也很大。比如啤酒有销售半径,不同省份它有区域性特征。啤酒的差异化小谁更容易大众化。谁的销量更大谁就更有优势,有句话说没有小啤酒,意思就是这个生意是个规模效应很强的生意。但是白酒就不一样,白酒就反过来按照啤酒的商业逻辑做白酒往往就是事倍功半。

第三,航空业
民航客运量和疫情数据正好是反相关。一旦疫情趋缓航空业马上复苏这是过去两年确定性非常高的规律,但是要注意,虽然它概率高但是过去两年航空业在资本市场中的受益程度明显不如其他几个消费行业因为它在成本端受到的考验更大。比如机组人员的工资飞机的维护包括折旧这都是天价的固定成本这种模式的生意值得所有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注意。

如果你都是固定成本,那么经济好的时候你收入增加而成本不增加利润跑得比收入快,但是遇到困难时如果你都是固定成本那么你收入减少而成本不减少,利润反而会下降的更多。所以,固定成本是一种另类杠杆icon,他对生意是一把双刃剑。除了以上这些行业。餐饮、酒店、休闲食品,甚至包括汽车消费,在过去两年的疫情复苏期都展现了较高的确定性和回报率。

最后总结做企业和做投资看的是未来,做的是确定性。所以打起精神准备迎接复工和复苏,我们就用古人的话讲叫轻舟已过万重山,无论对资本市场还是实体经济在不知不觉中,中期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当然疫情也一定还会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