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兴物联在科创板上市:市值约55亿元,盘中涨幅一度接近四倍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8月9日,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碧兴物联”,SH:688671)$N碧兴(SH688671)$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为36.12元/股,发行数量为1963.00万股,募资总额约为7.09亿元,募资净额约6.23亿元。

而据此前招股书披露,碧兴物联计划募资4.13亿元。其中1.92亿元用于智慧生态环境大数据服务项目,1.70亿元用于智慧水务大数据溯源分析服务项目,5106.2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上市首日,碧兴物联的开盘价为39.00元/股,较IPO发行价上涨7.97%,盘中一度涨至179.00元/股,对应的涨幅约为395.57%。截至收盘,碧兴物联的股价报收70.0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93.80%,总市值约为54.96亿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碧兴物联成立于2012年1月,前称为中兴仪器(深圳)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888.89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何愿平,主要股东包括西藏必兴、碧水源、丰图投资等。

据招股书介绍,碧兴物联是国内较早从事环境自动监测领域开发的企业之一,为环保、水利水务、市政等具有环境监测需求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企业提供智慧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大数据等服务。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碧兴物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08亿元、5.73亿和4.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526.13万元、7165.32万元和5821.0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4141.33万元、5205.01万元和5366.29万元。

招股书显示,碧兴物联的主营业务为智慧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大数据。碧兴物联在招股书中表示,这两者属于不同的业务领域,不存在协同性。报告期内,该公司主营业务以智慧环境监测业务为主,公共安全大数据业务收入相对较少。

2023年第一季度,碧兴物联实现营业收入7218.35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6041.51万元增长19.48%;净利润1390.34万元,2022年同期为-508.3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1262.81万元,2022年同期为-405.89万元。

同时,碧兴物联预计其2023年上半年营收2.3亿元至2.4亿元,同比上升1.91%至6.34%;预计归母净利润3144.04万元至3447.33万元,同比上升40.09%至53.60%;预计扣非后净利润2882.14万元至3185.43万元,同比上升42.62%至57.62%。

本次上市前,碧兴物联的控股股东为西藏必兴,持股33.75%;实际控制人为何愿平,合计控制该公司53.78%的表决权。其中,何愿平直接持股8.27%,并通过中新汇、中新宏、中新业、中新创分别控制碧兴物联7.81%、1.52%、1.25%和1.18%的表决权。

另外,碧水源持股16.30%,丰图汇烝10.00%,中新贤持股3.30%,赵建伟持股2.48%,吕小明、高宁东均分别持股1.70%,朱缨持股1.63%,何倩持股1.60%,梁辉持股1.00%,段炜持股0.87%,蒙军持股0.85%,高昊天持股0.68%,陈亦力持股0.61%;

刘瑞持股0.51%,田洪勋持股0.42%,李冬燕、葛健均分别持股0.34%,易雯持股0.27%,曾红清、程俊杰、吴蕙分别持股0.17%,潘海瑭持股0.10%,邓虎、张杰、陈淑彬、李凯、刘颖、张滔、王淑琴、赵泽润、高福华、邱致刚、金细波均分别持股0.08%,刘雅清持股0.05%。

目前,何愿平为碧兴物联董事长,朱缨为该公司董事、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