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摘录:我认为的良性循环
(1) 合理或者好的价格买到对的公司和有意义的仓位;
(2) 公司成长你开始浮盈,当盈利到了不错的比例,公司的估值依然很低,基本面依然很好,你的持仓不但是资产而且是流动性很好的资产;
(3) 增量资金继续买入,股票数量增加,“持仓成本”,增加,总浮盈继续增加;
(4) 年复一年,你一直不卖伴随公司成长,直到市场给了你一个实在无法拒绝的卖出估值或者公司的成长进入一个拐点你找到了更好的公司替代。
我一直在强调一个策略是以业绩成长、公司行业地位、分红、估值、公司管理层这五个最重要的参数为选股基准,平衡好这几者的关系,分散行业配置,再利用这个策略执行重仓多头市值打新策略。
这么一个策略长期亏钱的概率很低很低,基本上依靠分红和打新的现金流都可以保持不败。因为适当分散,所以遇到一只黑天鹅,或者有几家公司因为周期的关系,股价表现一般,一样可以保持长期的胜率。算下来这几年我的新股收益加起来也很可观了,所以只要有耐心坚定这个策略,要亏钱真的很难,战胜基准指数也不是什么挑战。
这是一个纯粹的常识策略,不需要深研,不需要黑马,不需要博取弹性,不需要找到热点,不需要逃顶,你只要佛性,闲者,然后配备一定现金仓位抄底就可以了。总体来说是可以长期抚须微笑的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给国家定性之后再给企业定性,根据估值买入我认为优秀的核心资产,慢慢变富有!
作者:雪球达人秀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作者:雪球达人秀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感谢@大苹果的飞飞
引用:
2020-11-19 14:19
他本科留学美国,在美国拥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而在2017年回国后摇身一变开启了职业奶爸、兼职投资的别样生活;他持有CPA证书,并曾作为财务副总监管理纽约一家五百强企业的审计工作,而如今他的主要管理任务是家人的衣食起居,偶尔给家人烧些小菜,每年安排几次度假;他投资A股、美股多年,有着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