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 | 说“克己复礼,为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论语第十二篇《颜渊篇》第一章,孔子与颜渊言“仁”:颜渊是孔子的优生,“仁”是孔子思想的基础。与最优生,谈人生最核心问题,足见其意义之重大。

原文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且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什么是“克己复礼”?应当是“克服昨天的困难,把昨天自己不能做好的事做好!“复礼”,就是“办好昨天不能办好的事”。

其实,人生就是“今天办好昨天留下的遗憾”,“明天又办好今天留下的遗憾”,人生就进步了!

人生不能没有遗憾,正视“遗憾”又改掉“遗憾”,人生就进步了!

人生需“克己复礼”的事太多了,但必须接地气,就是“‘克’存在于自己性格深处,又每天犯着的错误”!只有这样的“礼”,这样的“克己复礼”,才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人生最需要的“克己复礼”!

另外,“礼”,不是天外来物,而是从你失败中找到的“教训”和“改正的方法”。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分成两部分来理解:“视”和“听”,是用新的原则来认识新事物!“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用新的观念,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当前事物!

还有“回虽不敏”,绝不能“望文生义”,解为“回虽愚钝”!“敏”是“不到位”的意思!“回虽不敏,请事斯语”,是昨天我对“仁”字理解不到位,今天就“按老师的路子去理解”!

王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