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长期走势再探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房地产未来前景如何?房价是像美国一样短暂回调后继续向上,还是像日本一样房产价格低位徘徊二十年。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我们的股票投资也关乎千万百姓的房产财富。

我手中没有预测未来的水晶球,不确定未来的中国是日本还是美国。但我们通过逻辑推理,寻找一些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大概判断下各种情况的概率。

1.房价上涨的关键因素是经济发展(通胀)与人口增长无直接关联

虽然房价上涨与人口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度,但不是直接的关联。人口的增长推动了经济发展,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人口的增长助推了房价上涨,但不代表人口不增长房价就不上涨了。以下是我找到的人口与房价不同步的几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中国人口总量开始下滑已经是无法扭转的事实,但并不意味着房价必然下跌。房价的上涨,更多与经济增长相关,而这个经济增长可以是有水份的增长,也就是大水漫灌。

自上世纪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以来,日本就长期陷入通缩局面。从经济学角度看,在纸币时代出现长期的通货紧缩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据多方资料研究,日本在泡沫破灭后,并没有采取果断的措施挽救经济,而对于超常规的货币政策保持谨慎态度,与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采取的货币政策相比,日本过于保守。而直到安倍晋三上台,推出安倍经济学后,日本才慢慢从通货紧缩的泥淖中走出,伴随着的就是日本房价上涨,而同期日本人口总数持续下降。

2.未来中国经济是通胀还是通缩

在纸币时代治理通胀的难度比通货紧缩的难度大很多,很多失败的国家都伴随着恶性的通货膨胀,对通胀保持警惕是必要的,但通货紧缩对经济的破环不容小觑。通货紧缩意味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都处于收缩,长期通缩会导致整个社会失去活力进入低欲望时代,就如人常说日本的“平成废柴”。

在纸币时代治理通货紧缩非常简单,只需要多发货币。但货币发行,必然会带来财富的再分配,如何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让多发的货币尽量去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这是政策制定者需要去衡量的一件事情。比如央行直接购买国债,资金用于收购烂尾楼改造为保障房,再比如加大二胎家庭的补贴,提高社会保障,再极端点央行直接下场购买股票ETF。

温和的通货膨胀犹如经济润滑剂是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一个状态,这是经济学界普遍认可的一个规律。如何产生通胀,这是考验执政者的智慧的一件事情。

我相信政府当局最终会做出正确的政治决断,在中国这种政治体制下可能会释放出磅礴的力量。

3.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区域分化很明显的市场,也是个受政策影响极大的行业。在像鹤岗这样的城市,房地产基本属于工业品,新房的价格中几乎不包含土地溢价,这种价格不存在泡沫,但历史存量的供给以及经济增长乏力最终价格难以上涨。在二线以上的城市,近几年土地供给是被限制的,新房开工面积也是逐年下滑,虽然从房价收入比看,房价依然很高,但政策人为限制使得供给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尤其是高端楼盘仍然非常稀缺。当前一二线城市的价格下调,主要是通货紧缩下收入预期下降,导致房地产供给和价格的再平衡,在这个再平衡过程中,政府政策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所以选择那些在2024年还不会暴雷的房地产股票,可能还是有机会的,但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有多漫长,最终的答案可能是在那些政策制定者的脑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