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7

$阿里巴巴(BABA)$ 相对于段永平等增持 淘宝变革奏效才是是阿里股价背后的支撑


本周阿里发布了一季报,财报虽然当天下跌,但是财报的第二天转涨,昨晚更是大涨7%。阿里的财报,更像是投资者刚反应过来。

而对应到二级市场,最近很多知名美元二级市场基金加仓。比如Michelle Berry、大卫泰伯,当然还有知名的投资人段永平:雪球一位用户发出的帖子显示,段永平管理的基金,在2024年一季度增持了88万股阿里巴巴,增持比例17%,最新持有阿里4.23亿美元。

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投行也都发布调高了阿里的目标价,其中瑞银的报告中,有一段话很重要,提到其独立进行的渠道调研显示,商家感受到了淘宝天猫变革后转化效率提升,预计在目前的投入期后,淘天未来的收入会稳步提升。

如何看待阿里此次财报和核心电商?


淘天:核心仍然聚焦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好商品、好服务、好价格。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是吴泳铭在电话会议上提及较多的一句话。而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管理层定位的也非常清晰:就是好商品、好价格和好的服务。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在这三方面优势仍然存在,但是需要重新梳理。比如电话会议中,吴泳铭谈到了商品层面,供给端可以分为品牌商、渠道商和产业带工厂。这三个不同的供给,对于平台,需要用不同的产品形态和经营模式,去提升他们商品的价格力和转化率。

货架电商,提升产品的效率:产品的效率,就是商品对于消费者的转化率。而转化率的高低,和商品的价格力直接相关。价格力,主要是什么决定的呢?我认为是平台对不同商品和不同人群的匹配能力。吴泳铭说的不同供给,需要用不同的产品形态和经营模式,我认为讲的就是这个事情。比如白牌和产业带商品,如何更好的匹配和推荐给对应的消费者。对于品牌商品,平台如何更好的把这些商品分发给相应的人群?

过去这些年,阿里电商的重心主要放在天猫上。对应到结果上,就是高take rate和高利润。而本季度,可以看到,淘宝和天猫的商家都持续增长。并且,淘天的订单量和GMV增速双位数,快于客户管理收入(CMR)的增长。说明新的管理层,把淘宝的权重和中小商家的权重提升。“这种增长不仅体现在淘宝商家,同时天猫商家也表现得非常强劲。所以,我相信我们有效执行了我们的战略。”

对于用户体验的投资,将是一项长期战略。“对于淘宝和天猫业务,我们一直以来都专注于投资用户体验、坚定执行相关战略,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前期成果。我们也非常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持续投资。”

这次财报,我觉得阿里的管理层,对于电商的战略和方向,我认为这段表述是最有力。淘天的改革,从数据上已经收到了效果。而目前的改革仍在进行中,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围绕用户体验端,将是一项长期任务和工作重心。这也就是,需要把用户体验的每个板块和拼图,拆的更细。比如“仅退款”、“新疆包邮”,这些更细的体验,淘宝已经实现。

全部讨论

05-18 13:22

会不会是这一轮港股牛市带动了,鸡犬升天

05-18 06:42

说到底就是,淘宝全面拼多多化!

05-17 21:29

市场今天反应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