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SaaS短板,进步的才是潮流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之前写过一篇《ERP,选择本地部署、云部署、还是SaaS的云ERP?》,里面描述了“本地部署=自购商品房,云部署=自己单独租房,SaaS=多人共租一套单间或者一套套房”的比喻。

原罪1:利益分配问题

私有部署下,客户支付的是一次性的软件许可费用;而SaaS模式下,客户按照使用量支付费用。SaaS模式可能导致客户的付费意愿降低、选择的自由度提升,影响渠道商的盈利能力。

如何在利益分配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供应商与渠道商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原罪2:客户关系转移

本地化时代的代理商,厂商是代理商的供应商(注意我说的并不是“代理商是厂商的客户”),终端客户是代理商的;SaaS后,终端客户变成厂商的了,代理商尴尬了,从“外包”(并非厂商的客户)变成了“拉皮条的”。

本质是:客户的控制力,被抢走了。

原罪3:信息安全顾虑

用户更关注的是便利性和使用体验,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 SaaS;而 CIO 更多关注的是引入 SaaS 后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随着信创推进,以及信息安全法规的完善,企业对 IT 安全合规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数据放在 SaaS 或者云服务商、可能有信息泄露的风险。

所以,对于中大型企业来说,纯粹内部流转数据、核心业务数据,考虑到安全问题可以采用本地部署的方式;涉及到对外交互协同的数据(如:线上销售、移动报销等),就比较适合公有云的方式。

原罪4:SaaS 产品的开放性与成熟度

我的一个老客户,谈SaaS 色变,直接表达的意见是“改不了、不敢集成、主动权在集团、再也不考虑SaaS ”。

现阶段,企业的多套系统并行问题常见,SaaS 与企业已有 IT 生态的兼容性就非常重要。比如能否与本地软件、SaaS 系统集成?协同性、稳定性如何?与现有业务流程的结合度怎样?……

SaaS 的开放性是为了保证能和现有 IT 系统对接打通,杜绝业务断点;

SaaS 的成熟度,是要看产品适配业务流的能力,比如场景覆盖度、异常情况处理能力等,保证适配性和稳定性。

原罪5:数字化投资成本

谁说SaaS 便宜呢?通常SaaS 3-5 年的订阅费,等同于买断并维护的成本。

何况,SaaS的定价上浮情况还是很普遍的。就好像你的租金,房东只会逐年上涨。

尤其在国央企,如果租赁SaaS,则每年都要走一次审批。在央企,走付款审批太麻烦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原罪6:运维服务的响应

SaaS问题后,用户只有向原厂反馈才能得以解决(当然也可以向代理商转个弯),但原厂的运维团队有多少人,全国排了多少问题,这都是需要等待的。遇到能力不强、或者不负责任的服务团队,协调一些小事情就得费半天劲。

你要完全相信,每个问题都是紧急的,所以到了运维中心,就都是排队,而已。

原罪7:业务的匹配程度

SaaS是标准的产品,你和人家合租,想随意换个热水器或者电视,也要看看合租人或者房东同不同意。那不满足需求的地方,很多时候,只能忍。

可是我们思考,我们上系统,为的什么呢?削足适履在有些时候可以,因为你的脚丫子确实变形严重、影响生命,但很多时候是被逼无奈。

与业务的匹配度,能否直接推动公司主营业务,决定了 SaaS 项目决策周期的长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