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巨头三国杀:爱康国宾“千年老二”的黄粱一梦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5喜欢:5
远之有理 2016-02-02 16:31:44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有数据显示,目前体检市场,医院体检部门占去91%,专业体检机构占9%。从后者来看,我国共有7000-8000家专业体检机构,国内前三大体检公司分别是$美年健康(SZ002044)$$爱康国宾(KANG)$ 、慈铭体检(圈主去过美年和慈铭,爱康定位自己是高端市场,还没有机会体验)。

  市值PK:美年大健康立于不败

  2014 年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这三家公司市场占有率为2.6%,集中度极低,这意味着行业“老大”位置大家都有机会。而为了争取行业主导者的位置,首先要展开资本运作,为达此目的,这三家公司也是是蛮拼的。

  慈铭体检,是中国健康检行业的开拓者和最早的领导者,本应成为中国专业体检第一股,当时已经过会只差最后的步骤了,由于国内IPO暂停等原因搁置。被IPO耽误了青春,最终和美年合并了。

  爱康国宾,2014年4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后融资1.53亿美元,市值达10亿美元,成为中国健康管理行业海外上市的第一只概念股。

  2015年8月爱康国宾宣布私有化要约,私有化价格17.8美元/ADS,筹划从美国股市退市。(有人分析,爱康国宾私有化的目的是受美年大健康在A股借壳市值飙涨刺激,打算回归国内股市,这样市值至少可以翻倍。)但目前来看这个私有化价格有点偏低了,美国股民几乎肯定不会接受这个价格。更尴尬的是,如果他提价,就是承认当初占股民小便宜了,要被“打脸”;如果不提价,小股东肯定会选择高溢价的美年大健康接盘,控制权堪忧。

  美年大健康:2015年7月借壳江苏三友成功上市。在2015年5月份最高时曾创下840亿元市值,即便大盘在股灾中跌到最低点、在8月份停牌之前仍有370亿元,随着股市回暖还有很大空间。从目前市值来看,美年大健康无疑现在是国内体检第一股,爱康国宾只能屈居第二。

  既然说到了美年就要多说两句,如今美年大健康趁着爱康国宾私有化发起收购要约,多次提价,狩猎的态势非常明显。尴尬的爱康国宾外有美年大健康作为强敌,内有中小股东观望犹豫,形势不利到了极点。而美年大健康则是以静制动、请君入瓮,极大的拉高了爱康国宾的私有化门槛,整合行业的决心很大。

  行业地位PK:爱康国宾高端画皮已破,困陷“老二”

  如今专业体检机构重要一级慈铭被行业第一的美年大健康收购,体检行业格局又一次生变,从“三巨头”变成“二打一”:美年大健康牢牢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爱康国宾则困陷行业第二。

  从城市布局上,与慈铭合并后美年大健康的布局城市拓展到了70个,爱康国宾却只有20个;

  从门店数量上,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增至193个,爱康国宾只有75个;

  从体检人次上,美年大健康接待的体检人次达990万人次,爱康数据不详;

  从营业收入上,美年大健康达到32亿元,爱康国宾为23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美年大健康达3.3亿元,爱康国宾为2.2亿元。

  综上,收购慈铭后的美年大健康,从布局城市、门店数量、体检人次、营业收入等指标上都大幅超过爱康国宾,成为行业的主导者。

  再说医疗设备,随着规模化采购不断深入,美年可以以较好价格批量采购仪器设备。美年2015年已经拥有西门子的DR设备20多台、CT 40多台、超声设备100多台,分布于全国上百家体检分院。2016年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招标会上,CT、核磁共振、DR、超声等多项大型设备都进入了采购名单,而且大型设备采购数量达到1450台,总金额高达10亿人民币——成为了圈内津津乐道的“民营医疗系统史上第一大单”。

  而张黎刚采购一台128排CT、7台64排的CT,这个梗足足吹了一年。

  虽然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一直说爱康国宾是行业利润第一,但是健康医疗行业属于成长行业,公司的未来成长性和发展空间更具决定影响,

  比如体检中心数量、服务人次、行业规划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美年大健康一直谋求行业扩张与整合,相信完成一系列资本运作后,规模效应在未来三年会得以显现。因此,单拿现在两家公司的利润作比较不具可比性。

  假高端,真老二——这就是爱康国宾如今的真实写照。

  合并避免行业内耗,想象空间无限

  纵观国内许多行业的老大和老二,老大往往更容易成为游戏的制定者,也更容易收割行业红利、用户红利、政策红利、资本红利。

  为什么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7-2-1”法则

  ,就是当某个行业发展成熟后,一定有一个老大,占据着超过一半、通常是60%-70%的市场,老二有自己稳定的20%-30%的市场份额。剩下的一大群小商家数量虽然多,却只能占到10%甚至更少的市场。由于“2+1<7”,因此就算老二与老大之外的所有参与者合并,依然是老二。

  滴滴、360、联想等领域的并购故事不谈了,事实上商业并购本身就是一个行业提高集中度,消灭产能过剩的过程。

  目前体检市场集中度非常低,像爱康国宾或者更小的企业,因为生活在老大的阴影下,难以获得更多的资本青睐(张黎刚带爱康国宾私有化也是为了回归A股提高估值)。而企业越是缺乏资本青睐,就越是不惜一切代价获取现金流,爱康国宾把利润做高,不敢扩张,就是怕扩张影响了现金流。

  但是在专业体检市场,美年大健康和爱康国宾加起来还不到5%——集中度太低,蛋糕屑都谈不上,美年大健康并购爱康国宾的目的就是在于提高行业集中度,获得一定的定价能力来改善利润率,因为中小企业是没有做研发的力量的,更别说创新式研发了。

  在不到5%的市场里,美年大健康都是一个孩子,爱康国宾就更小了,在一个游泳圈大的空间里面比利润、比谁高端谁低端,未免太小家子气了。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也曾表达过自己对行业的担忧:“在中国专业第三方体检市场的第一梯队中,目前就剩下美年大健康与爱康国宾两家,往往一个行业到寡头阶段的时候,竞争会更激烈,会产生无序的价格战甚至内耗,低品质的竞争现象也会非常普遍。”

  数据显示,收购慈铭后,美年大健康分布在各个城市的体检中心增至193个,爱康国宾有75个,两家总共有270家线下机构。若美年与爱康合并,不仅将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同时,合并后的美年与爱康的医疗服务体系将生产协同效应,可以为创新增值服务提供平台,包括健康管理,疾病诊断,慢性病管理,移动医疗等。

  利用大数据技术和规模效应,依据美年大健康和爱康国宾的能力,整合之后每一年都能新增或更新千万级别的中国人健康数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将会更好的分配稀缺的医疗资源,甚至能催生出一条全新的“大健康产业链”。

  完成合并后的美年大健康将在专业管理、品质控制、检后服务各方面会越来越成熟,优质的服务最终使更多的公立医院的体检份额会流向专业体检市场,这无疑有利于整个体检行业健康发展。

  “老二”爱康国宾,与其死扛到底、抱残守缺,倒不如拥抱美年大健康,一起携手走向蓝海会更好一些。

全部讨论

2016-02-06 09:57

俞老板派人值班,死盯爱康,资本的力量与趋势不可违,二合一吧[跪了]

2016-02-05 13:27

爱康回应的也太慢了。

2016-02-05 11:32

在一起在一起,张总不要偏执了